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沁人心脾
释义 qìnrénxīnpí
沁人心脾
沁:渗入。心脾:指内心。指吸入了香气、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的饮料而感到非常舒适。
❍ 明·袁中道《夜月》诗之二:“明月在松枝,光凝枝上露。和光和露寒,沁人心脾去。”
❍ 清·王培荀《听雨楼随笔》卷四:“两边种兰蕙,清香馥郁,沁人心脾。”
❍ 鲁迅《呐喊·社戏》:“然而夜气很清爽,真所谓‘沁人心脾’,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,仿佛这是第一遭了。”
❍ 宗璞《东藏记》一章:“山茶花过后,腊梅开花了,花是淡淡的黄,似有些透明,真像是蜡制品。满园幽香,沁人心脾。”
 ▲也作“沁人肺腑”。
❍ 明·朱谋垔《画史会要》卷四:“学赵子固墨梅,枝干盘折,花蕊疏秀,清寒之气,沁人肺腑。”
❍ 清·李玉《人兽关传奇·踵谢》:“你看庭前梅花开了,好清香沁人肺腑也。”
❍ 池莉《致无尽岁月》:“江水那微腥的气息沁人肺腑,滚滚的波涛可以拍打到你疲惫的灵魂深处。”
 ▲也作“沁人心肺”。
❍ 汪曾祺《葡萄月令》:“池里放满了水。葡萄园里水气泱泱,沁人心肺。”
❍ 王火《战争和人》(二)卷八:“桂花的馨香从窗外随风悄悄传来,沁人心肺。”
 ▲也作“沁人心腑”。
❍ 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二部三三:“她蹙着眉头……静静地躺在床上,像是荷花池里一朵睡莲,散发出沁人心腑的清香。”
 ◆ 形容优美的诗文、乐曲等打动人心,给人以清新、舒畅的感觉。
❍ 清·张春帆《九尾龟》二六回:“春树听了,觉得果然是言言透澈,沁人心脾。”
❍ 梁遇春《醉中梦话》二:“没有那深深的烦闷,他们绝不能瞧到这许多很显明的矛盾事情,也绝不会得到诙谐的情绪和沁人心脾的滑稽辞句。”
 ▲也作“沁人肺腑”。
❍ 梁实秋《雅舍小品·音乐》:“书家画家并不强迫人家瞻仰他的作品,而所谓音乐也者,则对于凡是在音波所及的范围以内的人,一律强迫接受,也不管其效果是沁人肺腑,抑是令人作呕。”
 ▲也作“沁人心肺”。
❍ 明·杨守勤《李若鹤笏溪草序》:“不数月间,德意淋漓,已沁人心肺矣。”
 ▲也作“沁人心腑”。
❍ 《江南通志·人物志·文苑一》:“[张榜]聪颖绝人,书史过目成诵,落笔如风,雄谈雅谑,沁人心腑。”
【注意】
含褒义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9:06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