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民不聊生
释义 mínbùliáoshēng
民不聊生
聊:依赖,凭借。
❍ 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百姓不聊生,族类离散。”
 ◆ 后用“民不聊生”指百姓失去生存的条件,没有办法活下去。
❍ 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北有长城之役,南有五岭之戍,外内骚动,百姓罢敝,头会箕敛,以供军费,财匮力尽,民不聊生。”
❍ 元·施耐庵、明·罗贯中《水浒传》一回:“目今京师瘟疫盛行,民不聊生,伤损军民多矣。”
❍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二回:“后来倭寇勾结西域回民作乱,四方刀兵蠢动,民不聊生。”
❍ 王旭烽《茶人三部曲》二部七章:“自辛亥以来,军阀混战,政客钻营;国土沦丧,民不聊生;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。”
 ▲也作“人不聊生”。
❍ 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民疲士苦,人不聊生。”
❍ 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:“奸吏侵渔,内外虚竭,头会箕敛,人不聊生。”
❍ 明·胡应麟《大中丞刘公奏疏序》:“洪水时行,灌溢川泽,鼋鼍杂处,人不聊生。”
【注意】
含贬义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55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