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 |
释义 | wúyuánzhīshuǐ,wúběn-zhīmù 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 本:树根。没有源头的水,没有根的树。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。 ❍ 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,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,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,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。” ❍ 陈达《编织永恒的七彩梦》:“离开了这样肥沃土地的滋养,她的独树一帜的学院派风格就成了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” ▲也作“无源之水,无根之木”。 ❍ 明·朱舜水《孝说》:“于此不著力理会而言学,是远人以为道也。纵是甚等聪明,甚等博洽,甚等精透,却总是无源之水,无根之木,用力虽勤,而推充不去。” ▲也作“无本之木,无源之水”。 ❍ 元·陆文圭《送陈无逸赴攸州博士序》:“今二子之仕也,知进而不知退,知得与存,不知丧与亡,或激而愤,或惧而哀,然则生平词藻之劲赡,翰墨之精英,蔚然于当时者,皆无本之木,无源之水也。” ❍ 二月河《雍正皇帝》二部二六回:“清理亏空虽说追回来些,但山东、河南赈灾用去不少,青、甘、陕三省兵燹过后,也要用银子复苏民生,单指要亏空填用,那是无本之木,无源之水。” ▲也作“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”。 ❍ 宋·陆九渊《与曾宅之书》:“今终日营营,如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;有采摘汲引之劳,而盈涸荣枯无常。” ❍ 清·黄宗羲《明儒学案》卷四六:“天下未有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,未有无祖宗父母之人。” ▲也单作“无源之水”。 ❍ 宋·陈文蔚《答野谷方君书》:“大抵近世之弊,谈说胜而践履疏,外华侈而内省略,讫于无所成立而后已,如无源之水,难以望其波澜;无膏之灯,不可冀其炜煜。” ❍ 宋·真德秀《读书记·长幼》:“初非薄于朋友也,苟杂施而不孙,虽曰厚于朋友,如无源之水,朝满夕除,岂可保哉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