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放虎归山
释义 fànghǔguīshān
放虎归山
《三国志·蜀书·刘巴传》南朝宋·裴松之注引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若使[刘]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”后用“放虎归山”比喻放走敌人或对手,留下祸根。
❍ 明·冯梦龙、清·蔡元放《东周列国志》四五回:“先轸勃然唾襄公之面曰:‘咄!孺子不知事如此!武夫千辛万苦,方获此囚,乃坏于妇人之片言耶?放虎归山,异日悔之晚矣!’”
❍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三一回:“倘他逃走了去,岂不是放虎归山?那个敢保他?”
❍ 赵树理《李有才板话》三:“有的说‘趁此机会不治他,将来是村上的大害’,有的说‘能送死他自然是好事,送不死,一旦放虎归山必然要伤人’……议论纷纷,都没有主意。”
 ▲也作“纵虎归山”。
❍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四二回:“刘备乃缸中之鱼,笼中之虎,不就这里擒捉,更待何时?若还走了,如放鱼入海,纵虎归山。”
❍ 《清史稿·杨文乾传》:“纵虎归山,岂为仁政?”
【注意】
含贬义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4 20:56: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