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捉襟见肘
释义 zhuōjīn-jiànzhǒu
捉襟见肘
捉襟:整理衣襟。肘:胳膊肘儿。
❍ 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曾子居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。”衿:同“襟”。后用“捉襟见肘”形容衣裳破旧。
❍ 唐·卢肇《海潮赋后序》:“而又烂额焦头,方思马褐;捉襟见肘,久困牛衣。”
❍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三四回:“生得眉清目秀,年纪约有四十上下,穿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。”
❍ 梁实秋《雅舍小品·教育你的父母》:“看他的衣服捉襟见肘,污渍斑斑,你便不妨给他买一件松松大大的夹克,看他肯不肯穿。”
 ▲也作“捉襟肘见”。
❍ 宋·李光《读易详说》卷四:“原宪之贫,捉襟肘见,纳屦踵决,及歌商颂之诗,声若出金石,高车驷马者盖有愧焉。”
❍ 明·罗洪先《答尹洞山》:“古之圣贤,出则使斯民被其泽,至自处藜羹不糁,捉襟肘见。”
 ▲也作“捉衿见肘”。
❍ 宋·陆游《衰疾》诗:“捉衿见肘贫无敌,耸膊成山瘦可知。”
❍ 清·蓝鼎元《再复蔡宗伯书》:“被帐百补百烂,至今未尝更易。幼小诸儿,俱皆衣不蔽体,安所得缊袍而衣之?然捉衿见肘,声出金石,实不知世人文绣之为荣,虽日游饿乡,入室陶陶,未闻交谪。”
 ▲ 也比喻困难重重,穷于应付,顾此失彼。
❍ 唐·李商隐《上尚书范阳公启》之三:“捉襟见肘,免类于前哲;裂裳裹踵,无取于昔人。”
❍ 明·杨寅秋《答陆景星大参》:“至是抚台弭节,始棋布为六大哨,先以土兵裒益之,而汉兵尚未分布,则岐多兵少,不胜捉襟见肘之苦耳。”
 ▲也作“捉襟肘见”。
❍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七七回:“绍闻生长富厚,平日何尝把三十两在心,只为一向窘迫,捉襟肘见,便东涂西抹不来,所以诸事胆怯。”
 ▲也作“捉衿见肘”。
❍ 明·徐熥《沈从先诗序》:“夫诗所以言志也,从先三旬九食,捉衿见肘,而闭户弦歌,声出金石,此其趣操,列之参宪,曾无异同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3 11:02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