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尺布斗粟
释义 chǐ bù dǒu sù
尺布斗粟
粟:谷子,泛指粮食。一尺布,一斗粮。
❍ 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载:汉文帝弟淮南厉王刘长因谋反事败,被徙蜀郡,途中不食而死。“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:‘一尺布,尚可缝;一斗粟,尚可舂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。’”后用“尺布斗粟”比喻兄弟之间不能相容。
❍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尺布斗粟之谣,常为陛下耻之。它人能令疏亲,臣不能使亲疏,以此愧陛下。”
❍ 《宋史·刘正夫传》:“时方究蔡邸狱,正夫入对,徽宗语及之,徐引淮南‘尺布斗粟’之谣以对。帝感动,解散其狱,待蔡王如初。”
 ◆ 指很少的布帛粮食。也泛指很少的东西。
❍ 《北齐书·厍狄士文传》:“士文至州,发擿奸吏,尺布斗粟之赃,无所宽贷。”
❍ 《旧唐书·杨志诚传》:“前时刘总向化,以土地归阙,朝廷约用钱八十万贯,而未尝得范阳尺布斗粟上供天府。”
❍ 明·蔡清《王讷庵处士墓志铭》:“吾力虽非范比,尺布斗粟,犹可及吾弟也。”
【注意】
粟,不能写作“栗”。
——来自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4:12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