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拒人于千里之外
释义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
拒人于千里之外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訑訑之声音颜色,距人于千里之外。”距:通“拒”。原指自以为是,不愿听别人意见。后形容人态度傲慢、冷漠,不愿同别人接近或合作。
❍ 宋·徐梦莘《三朝北盟会编》卷一八八:“而当路巨公乃或谓士大夫各有司存,不当辄议朝廷事,是拒人于千里之外,而自涂其耳目也。”
❍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二五回:“刘厚守因预先听了黄胖姑先入之言,词色之间也就和平了许多,不像前天拒人于千里之外了。”
❍ 邹韬奋《萍踪忆语·从伦敦到纽约》:“但他们每次遇到我的时候,总是用斜眼睨视,那一副面孔表现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气。”
 ▲也作“拒人千里”。
❍ 清·曾国藩《致郭意城》:“见示各条,一一敬悉。以至交而兼姻戚,尚不宜面进箴规,欲吐还茹,岂吾固拒人千里耶。”
❍ 王旭烽《茶人三部曲》三部一二章:“这声音是那样的拒人千里,那么冷漠,那么生硬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9:16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