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扬清激浊
释义 yángqīng-jīzhuó
扬清激浊
扬:扬起。激:阻遏水势使改流。荡去浊水,使清水涌流。
❍ 《尸子·君治》:“水有四德:沐浴群生,通流万物,仁也;扬清激浊,荡去滓秽,义也……”
❍ 唐·陈章《水轮赋》:“尔其扬清激浊,吐故纳新,辗桃花之活活,摇杏叶之鳞鳞。”
 ◆ 后多用来比喻表彰鼓励好的,抑制打击坏的。
❍ 《后汉纪·桓帝纪》:“执铨提衡,称量天下之人;扬清激浊,绳墨四海之士。”
❍ 宋·王禹偁《送寇密直西京迁葬序》:“出领铨衡,入备顾问,扬清激浊,物论多之。”
❍ 清·曾国藩《刘君季霞墓志铭》:“季霞事兄致严以顺,而风韵各异。孟容于士类扬清激浊,而季霞不置臧否。”
 ▲也作“扬清抑浊”。
❍ 抑:抑制。
❍ 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公扬清抑浊,官方有序,多士聿兴。”
 ▲也作“激浊扬清”。
❍ 三国魏·刘劭《人物志·利害》:“其功足以激浊扬清,师范僚友。”
❍ 清·朱鹤龄《太仆卿吴公传》:“自公殁后,文姚张三公相继云亡,徐公杨公又皆殉节死,而吴风靡靡,鲜有激浊扬清、振厉一时者矣。”
 ▲也作“激扬清浊”。
❍ 北周·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仁则涤荡埃氛,义则激扬清浊。”
❍ 清·刘嗣绾《与邹晓屏先生书》:“先生表植人伦,激扬清浊,养醇儒之学问,励名臣之节概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49: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