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打草惊蛇
释义 dǎcǎo-jīngshé
打草惊蛇
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。
❍ 宋·郑文宝《南唐近事·王鲁为当涂宰》:“王鲁为当涂宰,颇以资产为务,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,鲁乃判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蛇惊。’”
❍ 意思是部民控告王鲁的下属主簿贪污,却使王鲁受惊。
❍ 宋·赵善括《戊戌十月初四夜梦作弥勒赞》:“当初打草惊蛇,而今缘墙穴壁,手里这条拄杖,便与鞭臀打脊。”
❍ 元·施耐庵、明·罗贯中《水浒传》三九回:“江州离此间路远,军马去时,诚恐因而惹祸,打草惊蛇,倒送宋公明性命。”
❍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一一回:“若牵连多人,不免打草惊蛇,反令朝贵得以走避,实为失着。”
❍ 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九章:“不管它,不能打草惊蛇,不能让敌人牵住鼻子走,这是兵家最忌!”
 ▲也作“打草蛇惊”。
❍ 宋·朱熹《答储行之》:“季通在湖南,耳根却静,然诸迁客闻高安之报,想亦不免打草蛇惊也。”
 ▲也作“惊蛇打草”。
❍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释愤》:“莫不是绿林豪,赤眉流,黄巾匹,怕惊蛇打草愁将集,亡猿祸木灾还及。”
【注意】
使用中多含贬义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8:56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