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大放厥词 |
释义 | dàfàng-juécí 大放厥词 厥:其。原指极力铺陈辞藻。 ❍ 明·宗臣《墀石刘丈像赞》:“大放厥词,如圭如璋。我仪图之,为龙为光。” ❍ 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苏东坡诗》:“以文为诗,自昌黎始;至东坡益大放厥词,别开生面,成一代之大观。” ▲也作“大放厥辞”。 ❍ 唐·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辞,富贵无能,磨灭谁纪?” ◆ 后指夸夸其谈,大发议论。含贬义。 ❍ 巴金《随想录》三:“她只读了少得可怜的几本书,就大放厥词,好像整个中国只有她一个人读过西方的作品。” ❍ 王火《战争和人》(二)卷三:“后来,吉野在谈话中大放厥词,谈到什么:中国对内力不能制共,对外力不能御苏,中国应当与日本提携,反共防苏,由日本代庖对付苏俄。” 【注意】 今多含贬义,而且具有讥讽意味。 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