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士可杀,不可辱 |
释义 | shì kě shā, bù kě rǔ 士可杀,不可辱 士:有才识的人。 ❍ 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,可近而不可迫也,可杀而不可辱也。” ❍ 意为贤德之士宁可死,也不能接受污辱。后用“士可杀,不可辱”形容为保持自己的尊严而宁死不屈。 ❍ 《新唐书·张嘉贞传》:“会广州都督裴伷先抵罪,帝问法如何,嘉贞复援晈比,张说曰:‘不然,刑不上大夫,以近君也。士可杀不可辱……事往不可咎,伷先岂容复滥哉?’帝然之。” ❍ 宋·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录》卷一九:“士可杀不可辱,民可近不可下。上能抚如子焉,下必戴其后也。” ❍ 《明史·王鏊传》:“士可杀,不可辱。今辱且杀之,吾尚何颜居此。” ❍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五三章:“老夫不幸今日落在你们手中,早将生死置之度外。士可杀,不可辱,请不要对老夫肆口谩骂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