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因材施教 |
释义 | yīncái-shījiào 因材施教 因:依据。材:指人的天资、志趣等。 ❍ 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”宋·朱熹集注引张敬夫曰:“圣人之道,精粗虽无二致,但其施教,则必因其材而笃焉。” ◆ 后用“因材施教”指依据受教育者在天资、志趣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。 ❍ 明·黄佐《南廱志·储养考上》:“其坐班者分为三等:以习经能行文应举者为一等,方习举业者为一等,初学破题习仿书者为一等,各以其类相从。各堂教官因材施教,每日三次坐堂背书,写仿作课,分讲五经四书。” ❍ 梁实秋《雅舍小品·教育你的父母》:“这时候做子女的就要因材施教,教他的父母不可自暴自弃,应该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’,‘人生七十才开始’。” ❍ 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“科班”的教育法》:“我们主张聚天下人才而教育之,教育的方法是因材施教,也就是量才而教。” 【注意】 含褒义。 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