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发奸擿伏
释义 fā jiān tī fú
发奸擿伏
发:揭发。奸:坏人坏事。擿:揭露。伏:隐藏。把隐藏的坏人坏事揭发出来。形容吏治精明。
❍ 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其发奸擿伏如神,皆此类也。”
❍ 宋·朱熹《朝奉大夫直秘阁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傅公行状》:“公剖决如流,廷无滞讼,发奸擿伏,猾吏束手。”
❍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三二:“其发奸擿伏之妙,种种如此,不能尽述。”
 ▲也作“发奸摘伏”。
❍ 摘:同“擿”。
❍ 清·袁枚《新齐谐·紫姑神》:“生自佩后即入泮,举于乡,成进士,选四川成都知县。女与同行,助其为政,发奸摘伏,有神明之称。”
 ▲也作“发奸摘覆”。
❍ 清·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二》:“彼铺张于条教号令之末,矜诩于发奸摘覆之神,曷足语知道?”
 ▲也作“发奸摘隐”。
❍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二九:“再说陆公在任,分文不要,爱民如子,况又发奸摘隐,剔清利弊,奸宄慑伏,盗贼屏迹,合县遂有神明之称,声名振于都下。”
 ▲也作“发伏摘奸”。
❍ 唐·员半千《蜀州青城县令达奚君神道碑》:“君盘根错节,等庖人之游刃;发伏摘奸,同郢匠之挥斫。”
❍ 明·王慎中《祭知府郭白峰文》:“在台以风裁名节自矫厉,丰采动于朝端;出按滇南,黜贪去残,发伏摘奸,威明足以自振。”
 ▲也作“发伏擿奸”。
❍ 宋·张扩《代贺燕大尹启》:“发伏擿奸,刚果无逾于张敞;急强缓弱,威严孰比于翁归。”
 ▲也作“发擿奸伏”。
❍ 《后汉书·法雄传》:“善政事,好发擿奸伏,盗贼稀发,吏人敬畏之。”
❍ 《资治通鉴·汉和帝元兴元年》:“雒阳令广汉王涣,居身平正,能以明察发擿奸伏,外行猛政,内怀慈仁。”
 ▲也作“擿伏发奸”。
❍ 宋·李心传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一九一:“其间恶少易以孽芽,擿伏发奸,正须良牧。”
 ▲也作“擿奸发伏”。
❍ 《三国志·魏书·仓慈传》:“自太祖迄于咸熙,魏郡太守陈国吴瓘,清河太守乐安任燠……或哀矜折狱,或推诚惠爱,或治身清白,或擿奸发伏,咸为良二千石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4 20:18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