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势不两立 |
释义 | shìbùliǎnglì 势不两立 势:情势。两立:并存。 ❍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楚强则秦弱,楚弱则秦强,此其势不两立。” ❍ 意思是这种情势表明双方不能共存。后用“势不两立”指双方矛盾十分尖锐,不可调和。 ❍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诛韩本末》:“弥远闻之大惧,然未有杀之之意,遂谋之张镃。镃曰:‘势不两立,不如杀之。’” ❍ 元·杨景贤《西游记》五本一八出:“我问他借扇子,肯便肯,不肯呵,我与他势不两立。” ❍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二四回:“靳仁现在给发伪批,各处访缉,又屡次截夺过他财物,原是势不两立。” ❍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四:“可是,她必须去抢救,不是为招弟的名誉与前途,而是为斗一斗李空山。她和李空山,从现在起,已是势不两立!” ▲也作“势不两存”。 ❍ 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,法术之士焉得不危?” ❍ 明·冯梦龙、清·蔡元放《东周列国志》八九回:“秦魏比邻之国,秦之有魏,犹人有腹心之疾,非魏并秦,即秦并魏,其势不两存明矣。” ▲也作“势不并存”。 ❍ 元·无名氏《气英布》一折:“因此咱与龙且两个有隙,势不并存。” ▲也作“势不并立”。 ❍ 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三章:“许多事情是难以逆料的,谁能想到两个势不并立的对手,竟会难解难分地合作多半辈子。” 【注意】 注意与"誓不两立"的区别。"誓不两立"侧重于表达决心,"势不两立"侧重于表达情势与状态。 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