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刻骨铭心
释义 kègǔ-míngxīn
刻骨铭心
铭:在器物上刻字。刻在骨头上和心里。
❍ 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后用“刻骨铭心”形容感受极深而牢记于心,不能忘怀。
❍ 元·刘时中《端正好·上高监司》曲:“恤老怜贫,视民如子,起死回生,扶弱摧强。万万人感恩知德,刻骨铭心,恨不得展草垂缰。”
❍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四二回:“君子之心,真如青天白日;贱妾之感,不啻刻骨铭心矣。”
❍ 郭沫若《屈原》三幕:“我清早听见的时候,委实是刻骨铭心的。”
❍ 史铁生《病隙碎笔》二二:“‘老三届’们的记忆当然丰富,千般风流,万种惆怅,喜怒悲忧都是刻骨铭心。”
 ▲也作“刻骨镂心”。
❍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八七回:“虽刻骨镂心,难报万一,怎么就说走路的话!”
❍ 孙犁《戏的梦》:“这些年来,我见到的和听到的,亲身体验到的,甚至刻骨镂心的,是另一种现实,另一种生活。”
 ▲也作“镂骨铭心”。
❍ 唐·李商隐《上汉南李相公状》:“而方限山川,远违门馆,向风慕义,镂骨铭心。”
❍ 清·曾国藩《覆李次青之太夫人》:“斯二者,皆国藩所镂骨铭心者也。”
 ▲也作“镂心刻骨”。
❍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九六回:“妾等蒙陛下眷爱,镂心刻骨,没世难忘。”
❍ 孙犁《文学和生活的路》:“这些东西,我体验很深,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。”
 ▲也作“铭心刻骨”。
❍ 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巡陵》:“铭心刻骨,敢忘今日玉阶荣;素发白头,长作先皇香案吏。”
❍ 刘玉民《骚动之秋》一九章:“她断定羸官对自己充满了铭心刻骨的仇恨。因此往日与羸官会面,不是视而不见便是远远躲避。”
 ▲也作“铭心镂骨”。
❍ 唐·柳宗元《谢除柳州刺史表》:“渐轻不宥之辜,特奉分忧之寄。铭心镂骨,无报上天。”
❍ 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乞丐寻夫》:“谢得公公训诲,奴家铭心镂骨,不敢有忘。”
【注意】
也说"铭心刻骨""刻骨镂心""镂骨铭心"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36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