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偃旗卧鼓
释义 yǎn qí wò gǔ
偃旗卧鼓
偃:放倒。卧鼓:把鼓放下来。指军队停止战斗,隐蔽起来,等待时机。
❍ 《南史·僧辩传》:“僧辩并沉公私船于水,分命众军乘城固守,偃旗卧鼓,安若无人。”
❍ 明·方应选《福建武举乡试录后序》:“迩年以来,虏酋羽书不绝于道,然犹时时革面,怀我好音,故沿边戍守,得以偃旗卧鼓,稍幸息肩。”
❍ 清·徐乾学《资治通鉴后编·宋高宗绍兴十年》:“[王]德倍道自寿春驰至蕲县,与金游骑遇,遂入城,偃旗卧鼓,游骑引去。”
 ▲也作“卧鼓偃旗”。
❍ 《周书·王思政传》:“东魏太尉高岳、行台慕容绍宗、仪同刘丰生等,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。城内卧鼓偃旗,若无人者。”
❍ 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·诗文当句对》:“卧鼓偃旗,养威蓄锐。夹川陆而左旋右抽,抵邱陵而浸淫布濩。”
 ▲也作“卧旗息鼓”。
❍ 《太平御览》卷二九四引《通典》:“[诸葛]亮是时意气自若,敕军皆卧旗息鼓,不得辄出。卷幔开四门,扫地却洒。宣王疑是有伏兵,于是引军北趣山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4 3:01: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