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恶衣恶食
释义 è yī è shí
恶衣恶食
恶:粗劣。粗劣、简陋的衣食。常用来形容俭朴的生活。
❍ 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
❍ 宋·苏轼《次韵徐仲车》诗:“恶衣恶食诗愈好,恰似霜松啭春鸟。”
❍ 明·温纯《举劾有司官员以肃吏治疏》:“乐清县知县吴华,古貌古心,恶衣恶食,抚绥黎庶,怀德方严。”
❍ 清·黄宗羲《明儒学案》卷四一:“如食求饱,居求安,便是欲富贵心。恶恶衣恶食,便是恶贫贱心。”
 ▲也作“恶衣菲食”。
❍ 菲:微薄,简陋。
❍ 《梁书·太祖张皇后等传序》:“高祖拨乱反正,深鉴奢逸,恶衣菲食,务先节俭。”
❍ 宋·司马光《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》:“富者智识差长,忧深思远,宁劳筋苦骨,恶衣菲食,终不肯取债于人,故其家常有赢余,而不至狼狈也。”
❍ 梁启超《戊戌政变记·殉难六烈士传》:“居京师二十年,恶衣菲食,敝车羸马,坚苦刻厉,高节绝伦,盖有古君子之风焉。”
 ▲也作“恶衣蔬食”。
❍ 蔬:粗劣。
❍ 《三国志·蜀书·董和传》:“和躬率以俭,恶衣蔬食,防遏逾僭,为之轨制。”
❍ 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孔元方》:“元方仁慈,恶衣蔬食,饮酒不过一升。”
 ▲也作“恶衣粝食”。
❍ 粝:粗糙。
❍ 《旧唐书·卢杞传》:“不耻恶衣粝食,人以为能嗣怀慎之清节,亦未识其心。”
❍ 明·康海《封儒林郎翰林修撰吕公墓碑》:“公居常恶衣粝食,休休自娱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3 10:35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