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依草附木
释义 yī cǎo fù mù
依草附木
迷信指妖魔鬼怪依附在草木上作祟。
❍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庐山开先行瑛广鉴禅师》:“登山须到顶,入海须到底,学道须到佛祖道不得处。若不如是,尽是依草附木底精灵,吃野狐涕唾的鬼子。”
❍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二》:“精与魅不同:山魈厉鬼,依草附木而为祟,是之谓魅。”
❍ 比喻依附有权势的人或假托别人的名义。
❍ 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二折:“学究兄弟,想必有那依草附木,冒着俺家名姓,做这等事情的,也不可知。”
❍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四一回:“水夫人笑道:‘这是昨夜红光惹出来的事了。九流之中,最多奸人,依草附木,怎便与他认识起来?’”
 ▲也作“倚草附木”。
❍ 元·施耐庵、明·罗贯中《水浒传》九回:“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,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,皆道我是枪棒教师,来投庄上,诱些酒食钱米。”
❍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二:“有了这两种人,便又去呼朋引类,你荐举我,我荐举你,市井无赖少年,多来倚草附木,献技呈能,掇臀捧屁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10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