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众叛亲离
释义 zhòngpàn-qīnlí
众叛亲离
亲:亲戚。离:离开。众人背叛,亲戚离开。形容完全处于孤立的境地。
❍ 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
❍ 唐·白居易《贺平淄青表》:“李师道包藏祸心,暴露逆节,罪盈恶稔,众叛亲离。”
❍ 宋·苏轼《乞约鬼章讨阿里骨札子》:“今来上章请命,盖是部族新破,众叛亲离,恐吾乘胜致讨,力未能支。故匿情忍诟,以就大事。”
❍ 茅盾《子夜》一九:“咳!众叛亲离!我,吴荪甫,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了人的!”
 ▲也作“众散亲离”。
❍ 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“淮南之败,众散亲离,而垂侍卫圣躬,诚不可忘。”
❍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八九回:“及至时运衰微,禄命将终之日,不但众散亲离,人心背叛。”
 ▲也作“亲离众叛”。
❍ 唐·白居易《与金陵立功将士等敕书》:“恶稔祸盈,亲离众叛,人神共弃,天地不容。”
【注意】
含贬义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8:25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