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
释义 yī quǎn fèi xíng, bǎi quǎn fèi shēng
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
吠:狗叫。一只狗看见人叫起来,很多狗跟着声音也乱叫起来。比喻人们不辨事物真相,盲目附和。
❍ 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贤难》:“谚曰:‘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。’世之疾此固久矣哉!吾伤世之不察真伪之情也,故设虚义以喻其心。”
❍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洪君畴》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,向者李昂英直前奏札尝谓天锡为方叔私人矣。洊攻内侍,实出方叔指嗾之,而欲挠乱圣心耳。”
❍ 李英儒《还我河山》二七章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。草随风偃,人随大流。寇胡子带头,众伪军官跟后。”
 ▲也作“一犬吠形,群犬吠声”。
❍ 《晋书·傅咸传》:“又夏侯长容奉使为先帝请命,祈祷无感,先帝崩背,宜自咎责,而自求请命之劳,而公以为少府。私窃之论,云长容则公之姻,故至于此。一犬吠形,群犬吠声,惧于群吠,遂至叵听也。”
 ▲也作“吠形吠声”。
❍ 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一》:“今之仕者,议论繁多,毁誉互起,循资升降,既不胜其患得患失之心,任意雌黄,又难当夫吠形吠声之口。”
 ▲也作“吠影吠声”。
❍ 清·李天根《爝火录·甲申四月二十九日丙戌》:“有等纨绔子弟,未尝从军之苦、离乱之艰,摇唇鼓舌,吠影吠声,喜于有事,如浙江许都之祸,皆自此始也。”
❍ 梁启超《管子传》一章:“孟子当时或亦有为而发,为此过激之言。而后之陋儒,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亦无之,乃反吠影吠声。摭至迂极腐之末论,以诋謷管子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8:27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