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一哄而起 |
释义 | yīhòng’érqǐ 一哄而起 哄:喧闹。在众人的喧闹声中一下子行动起来。多指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性行动。 ❍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五三回:“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,一哄而起。” ❍ 张笑天等《追花人》三:“这样一哄而起的大规模宣传,妈妈的在天之灵是会十分不安的。” ▲也作“一轰而起”。 ❍ 邵燕祥《元宵话起哄》:“学术问题应该用心钻研,一轰而起总不好,还应该有争论,有驳辩,最好不一面倒。” ❍ 梁斌《红旗谱》三六:“你是先组织群众,再形成运动。他是一轰而起,再巩固组织。” ▲也作“一哄而上”。 ❍ 柯灵《故园春》:“三月正是扫墓的季节,挑野菜的孩子,遇见城市人家来上坟的,算是春天的一件大乐事,大家高高兴兴,一哄而上。” 【注意】 哄,不读hōng。 ——来自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