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一倡百和
释义 yīchàng-bǎihè
一倡百和
倡:倡导,首先提出。和:应和。
❍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结和》:“人罢极而主不恤,国内溃而上不知,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。”
 ◆ 后用“一倡百和”指一人首倡,百人响应。形容响应附和的人很多。
❍ 宋·石介《答欧阳永叔书》:“今天下为杨亿,其众哓哓乎一倡百和,仆独确然自守圣人之经。”
❍ 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汉宣帝》:“滑胥疲民,一倡百和,鼓其欲速之辞,而害自此成。”
 ▲也作“一倡众和”。
❍ 清·孙承泽《春明梦馀录·首善书院》:“朝贵自岐意见,一倡众和,几付清流。”
 ▲也作“一唱百和”。
❍ 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三五回:“那也是承了乾嘉极盛之后,不得不另辟蹊径,一唱百和,自然的成了一时风气了。”
【注意】
和,不读hé。
——来自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9:52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