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鹿死不择音
释义 lù sǐ bù zé yīn
鹿死不择音
音:通“荫”。比喻在情况紧急的时候,来不及考虑应对是否妥当。
❍ 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又曰:‘鹿死不择音。’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,则其人也;不德,则其鹿也。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!”
❍ 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:“臣虽污秽,廉絜无闻,今见覆没,耻痛实深。《传》称‘鹿死不择音’,谨冒昧略上。”
❍ 元·黄玠《石塘观鱼似谢伯昭伯礼》诗:“鳞鬐见蹙迫,首尾相藉枕。猿穷不择木,鹿死不择音。”
❍ 明·叶向高《乞休第五十八疏》:“臣此疏语言急促,无所避忌,自知非宜。鹿死不择音,统望圣慈怜察,不胜惶汗激切之至。”
 ▲也作“鹿死不择荫”。
❍ 明·袁宏道《乞改稿三》:“职之重命,必且重于官,鹿死不择荫,微臣有褫,无以加焉,在台台必有大不忍者。”
 ▲也作“兽死不择音”。
❍ 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兽死不择音,气息茀然,于是并生心厉。”
❍ 明·叶向高《乞休第四十一疏》:“语云:‘兽死不择音。’臣将死之人,故其言迫切如此。伏望皇上大发慈悲,哀怜矜察,速将阁臣推补,救臣须臾之命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4:28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