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魂飞魄散
释义 húnfēi-pòsàn
魂飞魄散
灵魂离开躯体而飞散。形容惊恐万分。
❍ 宋·刘宰《鸦去鹊来篇》:“遂令着处听鸦鸣,魂飞魄散心如捣。”
❍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二〇:“廷秀兄弟正在书院读书,见报父亲被强盗扳了,吓得魂飞魄散。”
❍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七六回:“玉麟狠命走上阁去,只见女儿眼突舌长,死在地下,吓得魂飞魄散,通身汗出。”
❍ 李洱《花腔》一部:“他们一上来,就把枪拍到了桌子上,叭的一声,吓得人魂飞魄散。”
 ▲也作“魂飞魄丧”。
❍ 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二折:“惊的我魂飞魄丧,走的我力尽筋舒。”
❍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一二七回:“及至探到追究代书,便自心惊肉跳,正在慌乱,忽如鹰拿燕雀,飞擒而进,拿到即剥衣冠,两条肉腿嵌在无情木棍之中,不由魂飞魄丧……只得实招。”
 ▲也作“魂消魄散”。
❍ 元·施耐庵、明·罗贯中《水浒传》七七回:“[李明]被杨志大喝一声,惊得魂消魄散,胆颤心寒,手中那条枪,不知颠倒。”
 ▲也作“魄散魂离”。
❍ 元·施耐庵、明·罗贯中《水浒传》二二回:“山中猛虎,见时魄散魂离;林下强人,撞着心惊胆裂。”
❍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一一回:“岛洞妖魔心惊胆碎,幽冥鬼怪魄散魂离。”
 ▲也作“魄散魂飞”。
❍ 宋·罗椅《代冢妇祭夫文》:“嗟君之遗言,魄散魂飞;嗟君之故衣,双泪交挥。”
❍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一五回:“两个秀才一听要禀学宪,更吓得魄散魂飞,恐斥革功名,失了饭碗,因此更哀求不已。”
 ▲也作“魄散魂消”。
❍ 元·武汉臣《老生儿》二折:“遮莫他虎啸风崒律律的高山直走上三千遍,那龙喷浪翻滚滚的长江也经过有二百遭,我提起来魄散魂消。”
❍ 清·吕熊《女仙外史》六二回:“那些鬼兵神将排云冲雾而来,攫拿吞噬,吓得燕兵魄散魂消,身颤股栗。”
 ◆ 形容受到诱惑而不能克制。
❍ 清·解鉴《益智录·隗士杰》:“后照一美人来,狐女见之,曰:‘得之矣!良人见之,必魂飞魄散,不能自由矣!’”
 ▲也作“魂飞魄荡”。
❍ 清·天花才子《快心编二集》九回:“我是女人,见了这般足十分标致面孔,也着实爱他不过;若叫男儿汉见了,岂不魂飞魄荡!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57: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