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骨肉离散
释义 gǔ ròu lí sàn
骨肉离散
骨肉: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指亲人分离,不能团聚。
❍ 《诗经·唐风·杕杜序》:“《杕杜》,刺时也。君不能亲其宗族,骨肉离散,独居而无兄弟,将为沃所并尔。”
❍ 宋·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又臣寮上言》:“兵端一启,南北生灵,强者殒于锋刃,弱者填于沟壑。流离冻饿,骨肉离散。”
❍ 明·揭重熙《辞阙言事疏》:“起义以来,五载兵间,杀瘁万状,骨肉离散,宗族飘零,庐墓邱墟,俱不暇问。”
❍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四卷一章:“种种原因,使他们倾家荡产,骨肉离散,成了饥民,眼看就会同别人一样饿死。”
 ▲也作“骨肉分离”。
❍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〇:“小娘子呵,只道生前相爱,谁知死后缠绵,恩变成仇,害得我骨肉分离,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❍ 王旭烽《茶人三部曲》一部二六章:“他能感受到骨肉分离时的那种痛苦,伤心伤肝,痛彻全身。”
【注意】
散,不读sǎn。
——来自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0:27: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