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食不重味 |
释义 | shí bù chóng wèi 食不重味 吃饭不用两种菜肴。指饮食节俭。 ❍ 《文子·上仁》:“国有饥者,食不重味。” ❍ 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越王句践食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” ❍ 《汉纪·哀帝纪》:“博初起为亭长,为人廉洁,不好酒色,食不重味,案上不过三杯。” ▲也作“食不二味”。 ❍ 《孔子家语·问礼》:“食不二味,心不淫志,以与万民同利。” ❍ 明·冯梦龙、清·蔡元放《东周列国志》八〇回:“躬亲抚民,吊死存疾,食不二味,蓄陈储新,臣之事也。” ▲也作“食不兼味”。 ❍ 《魏书·长孙道生传》:“道生廉约,身为三司,而衣不华饰,食不兼味。” ❍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三一:“王绅痛念父亲,食不兼味。” 【注意】 重,不读zhòng。 ——来自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