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降龙伏虎
释义 xiánglóng-fúhǔ
降龙伏虎
降:降伏。伏:制伏。道教、佛教典籍中有道士、高僧以法力制伏龙、虎的故事。后形容本领高强,能够战胜强大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。
❍ 宋·圆悟克勤《碧岩录》卷八:“既到这般田地,便乃降龙伏虎,坐脱立亡。”
❍ 元·马致远《黄粱梦》一折:“出家人长生不老,炼药修真,降龙伏虎,到大来悠哉也呵。”
❍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一五回:“三藏道:‘你前日打虎时,曾说有降龙伏虎的手段,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?’”
❍ 艾芜《鞍钢啊,我回来了》:“我们的钢铁工人,善于运用近代的科学技术,拥有降龙伏虎的威力。”
 ▲也作“伏虎降龙”。
❍ 元·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二折:“说地谈天口若开,伏虎降龙志不改。”
❍ 袁鹰《戈壁水长流》:“在漫长的黑暗年代,替官家和巴依们做牛做马的劳动人民,纵有开天辟地的智慧,伏虎降龙的本领,又能向哪儿去施展?”
 ▲也作“降龙缚虎”。
❍ 缚:捆住。
❍ 元·施耐庵-、明·罗贯中《水浒传》九回:“来往的,尽是咬钉嚼铁汉,出入的,无非降龙缚虎人。”
【注意】
❶ 也说"伏虎降龙"。
❷ 注意"降龙伏虎"的"降"读xiáng。
❸ 含褒义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8:51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