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重于泰山
释义 zhònɡyútàishān
重于泰山
泰山:山名,五岳之一,在山东泰安北。分量比泰山还重。多比喻意义、价值等非常重大。
❍ 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太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太山:同“泰山”。
❍ 唐·白居易《汉将李陵论》:“予闻之古人云:人各有一死,死或重于泰山,生或轻于鸿毛。若死重于义,则视之如泰山也;若义重于死,则视之如鸿毛也。”
❍ 明·章懋《兵部员外郎鹤山陆君墓志铭》:“予谓汝亨之死,重于泰山,而见素林公为表其墓,足为不朽之托。”
❍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一卷二三章:“死有重于泰山,有轻于鸿毛。不能击败鞑虏,徒死何益?”
 ▲也作“重如泰山”。
❍ 元·程文海《祭余秋山廉使文》:“维公禀气峭刚,赋形敦厖,重如泰山。”
❍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四:“现在他才有了生命,这生命是真的,会流血,会疼痛,会把重如泰山的责任肩负起来。”
 ▲也作“重若泰山”。
❍ 元·刘唐卿《降桑椹》一折:“今蔡顺遵先王之道,读孔圣之书,切思父母深恩,重若泰山,岂敢不行孝道也?”
❍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三七回:“大丈夫一言既出,重若泰山,岂有失信之理?”
【注意】
“重于泰山”经常和“轻于鸿毛”连用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31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