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而立之年 |
释义 | ér lì zhī nián 而立之年 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”后用“而立之年”指三十岁。 ❍ 宋·陈淳《初见晦庵先生书》:“枉逾夫子而立之年,未免曹交徒食之计。良心芜没,百无一就。骎骎下流,甚惧甚恐。” ❍ 明·张萱《西园闻见录·道学》:“吾年三十有一,去仲尼而立之年则惭远耳。” ❍ 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续录·洞房花烛问东西》:“然而立之年,尚不知有人道之乐。” ❍ 鲁迅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谁知道他将到‘而立’之年,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