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置之不理
释义 zhìzhī-bùlǐ
置之不理
置:放置。理:理睬。指放在一边而不予理睬。
❍ 元·李翀《日闻录》:“丞相取其文观之,手裂其纸,乃曰:‘此押字正是我的,如何是伪。’置之不理,其大度皆此类。”
❍ 明·海瑞《示府县状不受理》:“若曰多之不可胜理也,夫人有痛之而不知畏者乎?始不免于多,终当享其逸。若置之不理,年年月月,止是如此多而已矣。”
❍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二二回:“少时,钱江已自回去,诸将皆怨向荣,以为被钱江窥探虚实。向荣却置之不理。”
❍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〇:“不要以为他们只是些不知好歹,无足介意的小虫子,而置之不理。他们是蛆,蛆会变成苍蝇,传播恶病。”
 ▲也作“置之不顾”。
❍ 元·谢应芳《代祭子文》:“呜呼!汝子汝女嫡庶五人,女嫁其一,子皆未婚,汝何忍置之不顾耶!”
❍ 鲁迅《热风·题记》:“所以我的应时的浅薄的文字,也应该置之不顾,一任其消灭的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05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