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端本澄源
释义 duān běn chéng yuán
端本澄源
端:使端正。澄:使清纯。从根本或源头上加以整顿清理。
❍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·诸侯藩镇》:“春秋之时,天王之使交驰于列国,而列国之君如京师者绝少。夫子谨而书之,固以正列国之罪,而端本澄源之意,其致责于天王者尤深矣。”
❍ 元·王恽《克己斋记》:“既正身而格物,先律己而治人者,讵能厌公论而服众心,振清风于台阁者哉!而公端本澄源之志,实有在于此。”
❍ 清·陆陇其《读史质疑跋》:“右读史质疑五篇,皆端本澄源之论。”
 ▲也作“端本正源”。
❍ 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端本正源者,虽不能无危,其危易持。”
❍ 宋·卫泾《谢黄参政启》:“端本正源,使天下回心而向道,非曰变政易令,俾斯民耸听而骇闻。”
 ▲也作“端本清源”。
❍ 元·王礼《静春先生传》:“陛下又与大臣端本清源,所以仪刑万邦者,不出于他,而举出于礼义,将以绍复大业,斯无难矣。”
 ▲也作“澄源端本”。
❍ 宋·高斯得《应诏上封事》:“陛下断自宸衷,并建二相,所以责望之者……盖将以为澄源端本之地也,舍是不图而汲汲于末流,岂足以为贤相哉!”
❍ 清·陆陇其《答张玉甲先生》:“每读青齐政略,剔弊厘奸,澄源端本,无一不中俗吏之膏肓。”
 ▲也作“正源端本”。
❍ 唐·王维《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》:“官以德举,政以礼成。至于赏善劝能,正源端本,齐风变鲁,盖以悉礼名儒;晋盗奔秦,岂俟多诛恶少。”
 ▲也作“清源端本”。
❍ 宋·汪应辰《论士大夫敦尚节义》:“伏望陛下为久安长治之计,思清源端本之道,于邪正义利之辨,特留圣意。”
❍ 清·李颙《富平答问》:“抱隐忧者,宜清源端本,潜体密诣,务期以身发明,正不必徒解徒训,愈增葛藤以资唇吻已也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8:54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