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穷乡僻壤
释义 qióngxiāng-pìrǎng
穷乡僻壤
僻:偏僻。壤:地区。指荒远偏僻的地方。
❍ 宋·曾巩《叙盗》:“穷乡僻壤、大川长谷之间,自中家以上,日昃持钱,无告籴之所,况于蹑短素困之人乎?”
❍ 明·徐𤱥《避倭行》:“闽中久矣歌太平,骤闻警急人皆惊。穷乡僻壤各骚动,扶老携幼趋榕城。”
❍ 清·天花才子《快心编初集》一〇回:“你今身无行李,又无盘费,又兼逗著我这个穷乡僻壤,转眼天又夜了,还到何方去住?”
❍ 郁达夫《茑萝行》:“在穷乡僻壤生长的你,自幼也不曾进过学校,也不曾呼吸过通都大邑的空气。”
 ▲也作“穷乡僻邑”。
❍ 邑:城镇。
❍ 元·费唐臣《贬黄州》三折:“我想来,苏轼是一代文人,岂可轻易坏他,只是在此穷乡僻邑,薪水不给,又是严冬腊月,冻饿死了。”
❍ 清·东鲁狂生《醉醒石》八回:“自乡宦下至穷乡僻邑,三五百金家事,也要蒿恼他一番。”
 ▲也作“僻壤穷乡”。
❍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一三回:“通都大邑,来了几位选家;僻壤穷乡,出了一尊名士。”
 ▲也作“僻壤穷陬”。
❍ 陬:边远偏僻之地。
❍ 清·郭金台《五宗正派序》:“凡通都下里,僻壤穷陬,随所向导,莫不北望而抵于京都。”
❍ 王蘧常《梁启超选集·前言》:“自通都大邑,下至僻壤穷陬,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52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