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外强中干 |
释义 | 外强中干 wài qiánɡ zhōnɡ ɡān【成语故事】春秋时期,晋国和秦国作战。晋国国君想使用郑国养的战马。大臣庆郑说:“别国的马不熟悉我国的地形,它的心里会很不踏实。在紧急时马就会血脉张动,外表好像很强大,实际内心很空虚。一上战场,进退不能,不好驾驭,你到时候一定会后悔的。”可是,晋惠公并没有接受庆郑的劝告,一意孤行,套上郑国的马出征了。不久,秦、晋两国军队在韩地旷野展开激战,果然不出庆郑所料,晋军因此大败,晋惠公也成了秦国的俘虏。【释义】中:内心。干:空虚。形容外表强大,实际虚弱。 【近义】色厉内荏 羊质虎皮 【反义】绵里藏针 外柔内刚 【造句】①他这人外强中干,做事遇到点困难就退缩不前。②这家企业看上去很气派,其实外强中干,已经亏损得很严重了。 【用法】多用于贬义。 【提示】“干”,不可读作ɡàn。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87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