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百折不挠
释义 百折不挠 bǎi zhé bù náo

【成语故事】东汉时,有个名叫桥玄的人。他性格刚正,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,不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屈服。年轻时,他在县里当了一个小官,曾揭发过比他官大的豫州陈国相的罪行。后来当汉阳太守时,他的下属上邽(guī)令贪赃枉法,他毫不留情地立即将其处死。汉灵帝时,他当尚书令,发现同灵帝有交情的太中大夫盖升大肆搜刮民财,就向灵帝揭发,要求惩处。灵帝不但不理,还升了盖升的官,他一怒之下辞职回了家。后来虽然几次被任命为太尉等职,他都没去上任。他死时,没有什么遗产,殡葬也极简单。当时的大文学家蔡邕(yōng)写了《太尉桥玄碑》,颂扬他“有百折不挠、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”。

【释义】折:挫折。挠:弯曲。不论经受多少次挫折、失败,决不退缩。形容人有毅力,意志坚强。
【近义】不屈不挠 坚韧不拔
【反义】半途而废 知难而退
【造句】①革命前辈们百折不挠,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。②我特别佩服小明在学习中那股百折不挠的倔强劲头。
【用法】常用于修饰“意志”“毅力”“精神”等名词。多用于褒义。

辨析
百折不挠”和“不屈不挠”都有坚毅、不退缩的意思。区别主要在于:“百折不挠”着重指“不退缩动摇”,多形容意志坚强;“不屈不挠”着重指不退缩屈服,多形容斗志顽强。“百折不挠”还含有受到无数次挫折之意,是“不屈不挠”所没有的。
【提示】“挠”,不可读作ráo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187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8:57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