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朝三暮四 |
释义 | 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【成语故事】战国时,宋国有个老人,非常喜欢猴子。他和猴子朝夕相处,对它们的心理和习性非常了解。可是,这些猴子的食量非常大,老人供养它们十分吃力。有一天,老人想出了一个限制猴子食量的办法。早上,他给猴子们喂橡子时说:“以后由我公平分配,每天早晨给三颗,晚上给四颗,行吗?”猴子们听了都嫌少,又跳又叫地发起怒来。老人马上又说:“那么就每天早晨四颗,晚上三颗,怎么样?”猴子们听后都高兴得蹲在地上不动了。![]() 【近义】反复无常 三心二意 【反义】始终不渝 始终如一 【造句】①他很讲信用,不是那种朝三暮四、出尔反尔的人。②干一行就要爱一行,不能朝三暮四、挑挑拣拣。 【用法】多用于贬义。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87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