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楚材晉用
释义
楚材晉用
注音ㄔㄨˇ ㄘㄞˊ ㄐㄧㄣˋ ㄩㄥˋ拼音chǔ cái jìn yòng
【釋義】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。比喻人才外流。語本《左傳・襄公二十六年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左傳・襄公二十六年》聲子通使於晉,還如楚。令尹子木與之語,問晉故焉。且曰:「晉大夫與楚孰賢?」對曰:「晉不如楚,其大夫則賢,皆卿材也。如杞、梓、皮革,自楚往也。雖楚有材,晉實用之。」  ① 晉:周代諸侯國。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,地跨黃河兩岸。後為韓、趙、魏三家所分,遂亡。② 卿:職官名。古代指位在大夫之上的官爵。③ 大夫:職官名。歷代沿用,多係中央要職和顧問。④ 杞梓:音ㄑㄧˇ ㄗˇ,杞、梓皆為良木,比喻有用的人材。⑤ 楚:周成王封熊繹於楚,春秋時稱王,為戰國七雄之一。領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後為秦所滅。
【典故】據《左傳・襄公二十六年》,春秋時,蔡人公孫歸生(聲子)出使晉國,回國途中去了楚國。楚令尹子木接見他,並且詢問他晉國的一些情況,其中談到人材的任用問題。子木問晉和楚兩國的大夫誰較賢能?公孫歸生回答說:「晉卿不如楚卿賢能,但是晉的大夫不僅賢能,還都是可以任命為卿的人才,然而這些人才:析公、雍子、子靈、賁皇等人,都是從楚國去的。就像楚出產的杞木、梓木、皮革,被運往晉國使用一樣。楚國空有人才卻不知運用,最後卻為晉國所任用。」後來「楚材晉用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人才外流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晉書・卷二四・職官志》:「臥龍飛鴻,方金擬璧,秦奚、鄭產,楚材晉用,斯亦曩時之良具,其又昭彰者焉。」② 《藝文類聚・卷六二・居處部二・殿》引南朝陳・沈烱〈太極殿銘〉:「楩楠豫章,地淪外寇;楚材晉用,非復我求。」③ 北周・庾信〈擬詠懷〉詩二七首之四:「楚材稱晉用,秦臣即趙冠。」④ 《周書・卷四五・儒林列傳・沈重》:「而楚材晉用,豈無先哲。方事求賢,義乖來肅。」⑤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三四回》:「怎的這位侍衛的話,我聽著又儼然會懂呢?這人莫非是個楚材晉用,從那裡換了遍班回來的罷!」⑥ 清・鄭觀應《盛世危言・卷三・游歷》:「果如此講求研練,十年以後,中國內外文武人才皆當輩出,決不致有乏才之患,亦何庸楚材晉用?」⑦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三〇回》:「我化了錢,教出了人,卻叫外國人去用,這才是楚材晉用呢!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人才外流。  用在「人才流失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間公司待遇偏低,以致楚材晉用,人才外流。② 想要改善楚材晉用的問題,就要從公司的升遷制度著手。③ 楚材晉用的情形若無法改善,國家的競爭力勢必無法提昇。④ 因為國家不重視人才的培育發展,才會造成楚材晉用的現象。⑤ 留學生學業完成後不願歸國,楚材晉用,真是國家的一大損失。⑥ 在許多人才被挖角後,公司高層不得不面對楚材晉用的嚴重問題。⑦ 一個公司應有完善的福利與升遷制度,才能避免人才外流,楚材晉用。⑧ 如何解決楚材晉用,吸引優秀人才回國服務,已成政府當前首要之務。⑨ 隨著國內研究環境的改善,人才開始回流,楚材晉用的情形已經逐年減少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1:19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