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格殺勿論
释义
格殺勿論
注音ㄍㄜˊ ㄕㄚ ㄨˋ ㄌㄨㄣˋ拼音gé shā wù lùn
【釋義】擊殺凶惡的人不以殺人論罪。#語本《周禮・秋官・朝士》漢・鄭眾・注。
【典源】▶ #《周禮・秋官・朝士》漢・鄭眾・注謂盜賊群輩若軍,共攻盜鄉邑及家人者,殺之無罪。若今時無故入人室宅廬舍、上人車船、牽引人欲犯法者,其時格殺之,無罪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《史記・卷五一・荊燕世家》。② 若軍:聚眾成軍。③ 格殺:擊殺。「格」與「挌」通,擊。  ▶ 《史記・卷五一・荊燕世家》至孫定國,與父康王姬姦,生子男一人。奪弟妻為姬。與子女三人姦。定國有所欲誅殺臣肥如令郢人,郢人等告定國,定國使謁者以他法劾捕格殺郢人以滅口。至元朔元年,郢人昆弟復上書具言定國陰事,以此發覺。詔下公卿,皆議曰:「定國禽獸行,亂人倫,逆天,當誅。」上許之。定國自殺,國除為郡。
【典故】《周禮》一書相傳為周公所撰,記載了周代的官制。在該書《秋官・朝士》中提到「凡盜賊軍鄉邑及家人,殺之無罪」,漢代鄭眾解釋這句話的意思說:「如果有盜賊聚眾成軍,來攻打搶劫別人的村舍,殺害別人的家人,這些匪徒假如因此被殺,殺人者無罪。這就好像現行法律,無故侵入他人屋裡、強行登上他人之車、強迫他人犯法,如果因此被人格殺,殺人者無罪。」這就是「格殺無論」的典源,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殺凶惡的人不以殺人罪論。
【書證】① 清・夏燮《中西紀事・卷一三》:「又聲言:夷人入其界者,登時格殺勿論。」② 清・林則徐〈恭報抵粵日期折〉:「分派兵哨各船,在伶仃洋一帶,按月輪流堵截,無論內地何項船隻駛近夷船,概行追擊,倘敢逞兇拒捕,格殺勿論。」③ 《清史稿・卷二五・宣統本紀》:「儻有匪徒從中煽惑,意在作亂者,照懲治亂黨例,格殺勿論。」
【用法】  擊殺凶惡的人不以殺人論罪。  用在「殺之無罪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當局已下令,對暴動份子格殺勿論。② 統帥已下達陣前逃亡者、格殺勿論的命令。③ 對不肯解除武裝的戰俘,我軍將領已決定格殺勿論。④ 演習視同戰爭,凡怠慢而嚴重貽誤軍情者,一律格殺勿論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3:51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