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東山再起
释义
東山再起
注音ㄉㄨㄥ ㄕㄢ ㄗㄞˋ ㄑㄧˇ拼音dōng shān zài qǐ近義:死灰復燃、捲土重來、重整旗鼓反義:息影園林、一蹶不振關聯:東山之臥
【釋義】指晉朝人謝安退職隱居東山,後來又再度入朝擔任要職。#典出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排調》。後用「東山再起」比喻官員退隱後,再度出任官職。亦用於比喻失敗後重新崛起。△「捲土重來」
【典源】▶ #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排調》謝公在東山,朝命屢降而不動。後出為桓宣武司馬,將發新亭,朝士咸出瞻送。高靈時為中丞,亦往相祖。先時,多少飲酒,因倚如醉,戲曰:「卿屢違朝旨,高臥東山,諸人每相與言:『安石不肯出,將如蒼生何?』今亦蒼生將如卿何?」謝笑而不答。  ① 謝公:謝安(西元320∼385),字安石,晉陽夏人。少有重名,徵辟皆不就,隱居東山,年四十餘,始出為桓州司馬。淝水之戰任征討大都督,指導策劃,克敵有功,累官至太保,卒贈太傅,故世稱「謝太傅」。② 東山:山名,或以為在今浙江省上虞縣西南。③ 桓宣武:桓溫(西元312∼373),字元子,晉龍亢人。初拜駙馬都尉,定蜀,攻前秦,因破姚襄有功,官至大司馬,主掌軍政,以疾卒。④ 司馬:郡佐之屬。魏晉時為刺史屬官,掌理軍事。⑤ 新亭:亭名,或以為在今南京市東南。晉朝名士常遊宴於此。⑥ 高靈:高崧,生卒年不詳,字茂琰,小字靈,晉廣陵人。少好學,善史傳,累遷吏部郎、侍中。⑦ 中丞:職官名,東漢以後為御史臺的長官。⑧ 祖:古代出行時祭祀路神稱為「祖」,後遂為設宴送行之稱。  ▶ 另可參考:《晉書・卷七九・謝安列傳》
【典故】晉朝人謝安性情恬淡,不喜歡作官,所以辭了官職,帶著家人隱居在東山。朝廷屢次要他再度出仕,他都加以婉拒。直到後來,才接受桓溫的召請,出任為司馬,掌理軍政。出發上任時,許多官員在新亭為他送行,中丞高靈喝了幾杯酒後,開玩笑地對謝安說:「你之前隱居在東山,屢次不肯應召出仕,大家都說:『安石(謝安字安石)不肯出來當官,怎麼對得起天下蒼生呢?』今天你終於肯出來了,天下蒼生又怎麼對得起你呢?」謝安聽了,只是微笑不語。謝安此次再度任職,為朝廷立了不少功勞,官至宰相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東山再起」,用來比喻官員退隱後,再度出任官職。亦用於比喻失敗後重新崛起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吳龍翰〈壽鄉袞訥齋先生〉詩三首之二:「世態浮雲無定形,先生綠野竟留情。……洛邑幾時歸赤舄,東山再起答蒼生。」② 明・顧清〈題姜壎所藏諸公手簡〉:「涯翁首簡所謂此心不死,故吾猶存期不終負者,凜凜乎歲寒冰雪之意,東山再起。」③ 清・蒲松齡〈代韓欒州祭高少宰念東先生文〉:「乃一旦徵書交迫,不聽其眠,熙世之高舂,東山再起,補秩司農,不修幅于衫履,寄大隱于朝中。」④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三九回》:「回到家鄉,先圖個骨肉團聚,一面藏器待時,或者聖恩高厚,想起來還有東山再起之日,也未可知。」⑤ 清・錢謙益〈歸文休七十序〉:「吳中輇材,少年有欲希望其咳吐而不可得者,無何,而其人登上第,操化權,為鉅公國老矣;無何而東山再起,為天子之師,臣稱伊、周,頌功德者,遍朝野矣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比喻官員退隱後,再度出任官職。  用在「重新出任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睽違政壇多年後,他東山再起,高票當選立委。② 支持者一片「東山再起」的呼聲,讓落選的縣長不再氣餒,決定下屆捲土重來。③ 為了振興經濟,在總統特別力邀下,原已歸隱田園的他終於東山再起,主掌經濟部。▶   比喻失敗後重新崛起。  用在「重新出發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一個人只要不甘心失敗,總會有東山再起的時候。② 今天這樣安排,就是為了等待時機,以便東山再起。③ 今年考場失利,且讓我再接再厲,準備明年東山再起。④ 今日失敗只不過一時失算,待商機好轉,我必然東山再起。⑤ 別瞧不起他的實力,只要時來運轉,他必有東山再起的日子。⑥ 這幾年我們董事長在商場上屢敗屢戰,如今終於東山再起,大展鴻圖。
【辨似】  「東山再起」及「捲土重來」都有失敗後再度出發的意思。  「東山再起」側重於重新崛起;「捲土重來」側重於重新整頓再來。
東山再起捲土重來辨似例句
一個人只要不甘心失敗,總會有~的時候。
雖然歷經失敗,但他每次都能重新振作,捲土重來,最後終於成功了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7:58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