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望梅止渴
释义
望梅止渴
注音ㄨㄤˋ ㄇㄟˊ ㄓˇ ㄎㄜˇ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近義:畫餅充飢
【釋義】曹操編造前方梅林結了很多果實,誘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。典出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假譎》。後用「望梅止渴」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。△「畫餅充飢」
【典源】▶ 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假譎》魏武行役,失汲道,軍皆渴,乃令曰:「前有大梅林,饒子,甘酸,可以解渴。」士卒聞之,口皆出水,乘此得及前源。  ① 魏武:魏武帝曹操(西元155∼220),字孟德,小字阿瞞,東漢沛國譙人。雄才大略,多權詐,能作詩文。起兵追擊黃巾賊,討伐董卓,漸次剪削諸雄,自封為丞相,官拜大將軍,爵號魏公,後死於洛陽。子曹丕篡漢,追諡武帝,廟號太祖。② 行役:行軍。③ 失汲道:迷失取水之路,指找不到水源取水。④ 梅:性耐寒,葉卵形,早春開花,花瓣五片,色紅或白。果實味酸,可食。⑤ 饒子:多子,指梅樹上結了很多果實。
【典故】東漢末年,曹操帶領著大軍要去討伐張繡,走到半路,因為天氣十分炎熱,又找不到水源,身上揹著沉重行囊的士兵個個都又渴又累。此時足智多謀的曹操,心生一計,就對士兵們說:「弟兄們,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的梅林,結滿了又酸又甜的果實,可以生津解渴。」士兵們聽到之後,每個人腦中都想起梅子那酸中帶著甘甜的味道,嘴裡不由自主的生出津液,精神為之一振,不再感到口渴。曹操藉此終於找到水源,解除部隊沒水喝的窘境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望梅止渴」,用來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沈括《夢溪筆談・卷二三・譏謔》:「吳人多謂梅子為『曹公』,以其嘗望梅止渴也。」② 《水滸傳・第五一回》:「官人今日見一文也無,提甚三五兩銀子,正是教俺望梅止渴,畫餅充饑。」③ 《初刻拍案驚奇・卷一五》:「卻那裡得這銀子來!只好望梅止渴,畫餅充飢。」④ 《喻世明言・卷一七・單符郎全州佳偶》:「離索之感,人孰無之?此間歌妓楊玉,頗饒雅致,且作望梅止渴何如?」⑤ 明・湯顯祖《還魂記・第二六齣》:「小生待畫餅充飢,小姐似望梅止渴。」⑥ 《警世通言・卷三四・王嬌鸞百年長恨》:「鸞拆書看了,雖然不曾定個來期,也當畫餅充饑,望梅止渴。」⑦ 《鏡花緣・第九三回》:「姐姐說我日後飛昇,談何容易!這才叫作『望梅止渴』哩!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。  用在「自我慰藉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沒錢買別墅,只好天天看著房屋廣告望梅止渴了。② 既然不能到現場觀賞球賽,回去看電視轉播望梅止渴吧!③ 井水都枯乾了,我們總不能天天望梅止渴,也該想想辦法才好。④ 這些珠寶在太貴了,瞧瞧櫥窗裡陳列的樣品望梅止渴,過過乾癮。⑤ 大伙兒口渴得很,遙見滿山的梨子卻採不到,只能「望梅止渴」了。
【辨似】  渴,口乾想喝水的意思。不可寫作「喝」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58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