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有聲有色
释义
有聲有色
注音ㄧㄡˇ ㄕㄥ ㄧㄡˇ ㄙㄜˋ拼音yǒu shēng yǒu sè近義:繪聲繪色反義:乏善可陳、平淡無奇、味同嚼蠟關聯:有色有聲
【釋義】原指人擁有美好的名聲和榮顯的地位。聲,謂聲調鏗鏘,借指人美好的聲譽。色,謂容色茂美,借指人榮顯的地位。語出宋・汪藻〈翠微堂記〉。後用「有聲有色」形容用言語、文章表達意見或描述事物,音容或辭采茂美,淋漓盡致,生動感人。也用以比喻事物的豐富多采。△「有聲有情」
【典源】▶ 宋・汪藻〈翠微堂記〉(據《浮溪集・卷一八》引)吾宗發之以豪,自喜讀書彊記,談笑多聞,頗欲以事業文章見世。一旦悉棄去不學,學所以治心養性者,買田三靈山之陽,前瞰大川,旁眺諸嶺,築翠微堂以居。藝蘭種竹其下,日與賓客飲酒賦詩,徘徊周覽,蓋將老焉。其意以謂世之有聲有色者,未有不爭而得,亦未有不終磨滅者。惟山水之娛人,無事于爭,且庶幾可以長存,故吾有以取之,蓋不學淵明而暗與之合。  ① 庶幾:測度語氣詞,或許。幾,音ㄐㄧ② 淵明:指陶潛(西元365∼427),東晉潯陽柴桑人,陶侃的曾孫,一名淵明,字元亮。安貧樂道,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,世稱「靖節先生」。詩名尤高,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。
【典故】「有聲」本《詩經・大雅・文王有聲》:「文王有聲,遹駿有聲。」是說文王非常有聲譽。「有聲有色」一語則見於宋朝汪藻的〈翠微堂記〉,他記敘自己退職隱居後,寄情山水,領悟到「世之有聲有色者,未有不爭而得,亦未有不終磨滅者」,意思是說:擁有名聲和貴位的人,都必須不斷地爭奪才能得到,而且將會消失。他以為只有山水帶給人的快樂,不須爭奪,並且可以長存心中。後來「有聲有色」這句成語,不只用來形容人,還可以用在形容事物的豐富多采。如《老殘遊記・第七回》:「若求在上官面上討好,做得烈烈轟轟,有聲有色,則只有依玉公辦法,所謂逼民為盜也。」至於明・謝榛《四溟詩話・卷二》:「謝靈運『池塘生春草』,造語天然,清景可畫,有聲有色,乃是六朝家數,與夫『青青河畔草』不同。」則是形容詩文聲調鏗鏘,辭采茂美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謝榛《四溟詩話・卷二》:「謝靈運『池塘生春草』,造語天然,清景可畫,有聲有色,乃是六朝家數,與夫『青青河畔草』不同。」② 清・閻爾梅〈知人論〉:「其言之出入風雅,有聲有色者,其人必強記博聞,善屬文,堪備顧問者也。」③ 清・洪亮吉《北江詩話・卷一》:「杜云『四更山吐月,殘夜水明樓』;李云『青天中道流孤月』,又云『五峰轉月色,百里行松聲』;寫月有聲有色如此,後人復何從著筆耶!」④ 《老殘遊記・第七回》:「若求在上官面上討好,做得烈烈轟轟,有聲有色,則只有依玉公辦法,所謂逼民為盜也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事物精采,淋漓盡致。  用在「生動活潑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把晚會辦得有聲有色,真不簡單。② 他們把相聲講得有聲有色,讓觀眾聽得如痴如醉。③ 想不到他第一部小說就寫得有聲有色,深受讀者喜愛。④ 他配合著唱片,把貝多芬的生平講得有聲有色,引人入勝。⑤ 他能把這麼枯燥的題目講得如此有聲有色,口才真是一流。⑥ 他用含有感情的聲音把全詩朗誦了一遍,抑揚頓挫,有聲有色。⑦ 他倆有聲有色地唱了一段梁祝的〈十八相送〉,贏得一片掌聲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40: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