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文過飾非
释义
文過飾非
注音ㄨㄣˋ ㄍㄨㄛˋ ㄕˋ ㄈㄟ拼音wèn guò shì fēi近義:諱疾忌醫反義:知過必改、退思補過關聯:縱過飾非、飾非文過、文過遂非、護過飾非
【釋義】「文過」,掩飾過失。語本《論語・子張》。「飾非」,遮掩過錯。語出《莊子・盜跖》。「文過飾非」指掩飾過失、錯誤。△「諱疾忌醫」
【典源】㊤ 文過:▶ 《論語・子張》子夏曰:「小人之過也必文。」  ① 文:音ㄨㄣˋ,掩飾。㊦ 飾非:▶ 《莊子・盜跖》柳下季曰:「先生言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,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,若子不聽父之詔,弟不受兄之教,雖今先生之辯,將奈之何哉!且跖之為人也,心如涌泉,意如飄風,強足以距敵,辯足以飾非,順其心則喜,逆其心則怒,易辱人以言。先生必无往。」  ① 跖:盜跖,生卒年不詳。柳下季的弟弟,春秋時的大盜,生性暴虐,橫行天下。跖,音ㄓˊ② 距敵:抗敵。距,通「拒」。③ 飾:遮掩、偽裝。
【典故】「文過飾非」係由「文過」和「飾非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文過」是出自《論語・子張》。卜商,字子夏,春秋時衛國人,為孔子弟子,擅長文學、孔門詩學。根據《論語》的記載,他曾經說過:「無德智修養、人格卑劣的人犯了錯,不但不知道改進,還會企圖掩飾他的過失。」「飾非」則是出自《莊子・盜跖》。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,有一天孔子跟他說:「當父親的必定會告誡自己的孩子,身為兄長的也一定會教導自己的弟弟,引導他們走向正途。假如這些都做不到,那麼就不用注重父子兄弟之間的親情了。今天,你是有才德的人,弟弟盜跖卻是個為害天下的大盜,不能教導他引他走向正道,我替你感到羞愧。我自願替你當說客去勸勸他。」柳下季就回答說:「當為人晚輩不聽父兄的勸戒時,即使像先生您這麼能言善辯,又能拿他怎樣呢!況且盜跖的為人,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,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,飄忽不定,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,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,順他的心意就高興,不順心就生氣,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。您就不用去了。」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「文過飾非」這句成語,用來指掩飾過失、錯誤。
【書證】① 唐・劉知幾《史通・卷一四・惑經》:「豈與夫庸儒末學,文過飾非,使夫問者緘辭杜口,懷疑不展,若斯而已哉?」② 《宋史・卷三二一・劉述列傳》:「去年因許遵文過飾非,妄議自首按問之法,安石任一偏之見,改立新議,以害天下大公。」③ 《明史・卷二三四・盧洪春列傳》:「較夫挾數用術,文過飾非,幾以聾瞽天下之耳目者,相去何如哉!」④ 《清史稿・卷三七八・陳慶鏞列傳》:「今該御史請收回成命,朕非文過飾非之君,豈肯回護?」⑤ 《醒世姻緣傳・第四七回》:「只是起先不與他推情細斷,據了自己偏心,後來又不肯認錯,文過飾非,幾致絕了人家宗祀。」
【用法】  掩飾過失、錯誤。  用在「拒諫掩過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老愛文過飾非的人,漸漸會失掉真實自我。② 我們做錯事要勇敢地承認,不應該文過飾非。③ 有時積小錯會釀大禍,所以文過飾非的行為不可輕饒。④ 做個光明磊落的人,既不居功自傲,也絕不文過飾非。⑤ 這篇社論有點在替報社文過飾非的味道,讓人讀了有些不快。⑥ 你明明做錯事,還找這麼多理由辯解,這樣文過飾非,只會讓大家更難原諒你。
【辨似】  「文過飾非」及「諱疾忌醫」都有明知有錯卻不願改正的意思。  「文過飾非」側重於以各種理由來掩飾錯誤;「諱疾忌醫」側重於不承認錯誤。
文過飾非諱疾忌醫辨似例句
你明明做錯事,還找這麼多理由辯解,這樣~只會讓大家更難原諒。
既然已經知道技術有缺失,就要立即改善,假如~,只會把問題變得更嚴重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15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