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忘年之交
释义
忘年之交
注音ㄨㄤˋ ㄋㄧㄢˊ ㄓ ㄐㄧㄠ拼音wàng nián zhī jiāo近義:忘形之交關聯:忘年之好、忘年交好、忘年交、忘年之契、忘年交誼
【釋義】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。#語本晉・張隱《文士傳》。△「爾汝之交」
【典源】▶ #晉・張隱《文士傳》(據《太平御覽・卷四〇九・人事部五〇・交友四》引)禰衡與孔融作爾汝之交時,衡未滿二十,融已五十。重衡才秀,忘年也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《宋書・卷六二・張敷列傳》。② 禰衡:字正平,生卒年不詳,東漢平原人。有辯才,善屬文,氣剛傲,嘗罵曹操,後為黃祖所殺。③ 孔融:西元153∼208,字文舉,東漢曲阜人,孔子二十世孫。有俊才,為建安七子之一,漢獻帝時為北海相,世稱孔北海;立學校,表儒術,後拜大中大夫,為曹操所殺。④ 爾汝之交:兩人不拘禮俗,直接以爾汝相稱。比喻親密交情。見「爾汝之交」。⑤ 忘年:不分年齡而相交。  ▶ 《宋書・卷六二・張敷列傳》琅邪顏延之書弔茂度曰:「賢弟子少履貞規,長懷理要,清風素氣,得之天然。言面以來,便申忘年之好,比雖艱隔成阻,而情問無睽。薄莫之人,冀其方見慰說,豈謂中年,奄為長往,聞問悼心,有兼恒痛。足下門教敦至,兼實家寶,一旦喪失,何可為懷。」▶ 另可參考:《後漢書・卷八〇・文苑列傳下・禰衡》
【典故】「忘年之交」是指兩人交往,忘記年紀的差距而成為好朋友。在晉朝張隱所寫的《文士傳》曾提到禰衡禰衡和孔融結交為好友時時候,禰衡未滿二十歲,孔融已五十歲了。正是因為孔融看重禰衡的人才,所以願意為忘年之交。後來「忘年之交」成為一個成語,用來指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梁書・卷三四・張緬列傳》:「子野性曠達,自云『年出三十,不復詣人。』初未與纘遇,便虛相推重,因為忘年之交。」② 《北齊書・卷三六・邢卲列傳》:「嘗與右北平陽固、河東裴伯茂……等至北海王昕舍宿飲,相與賦詩、凡數十首,皆在主人奴處。旦日奴行,諸人求詩不得,卲皆為誦之,諸人有不認詩者,奴還得本,不誤一字。諸人方之王粲。吏部尚書隴西李神儁大相欽重,引為忘年之交。」③ 《周書・卷三四・裴尼列傳》:「隴西李際、范陽盧誕並有高名於世,與尼結忘年之交。」④ 《舊唐書・卷一九〇・文苑列傳・孫逖》:「逖幼而英俊,文思敏速。始年十五,謁雍州長史崔日用。日用小之,令為〈土火爐賦〉,逖握翰即成,詞理典贍。日用覽之駭然,遂為忘年之交,以是價譽益重。」⑤ 《三國演義・第一一一回》:「陳泰歎服曰:『公料敵如神,蜀兵何足慮哉!』於是陳泰與鄧艾結為忘年之交。」
【用法】  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。  用在「異輩之交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許多年長者對青少年伸出友誼之手,雙方因而變成忘年之交。② 老李和小林雖然相差二十幾歲,卻因為都喜歡爵士樂,所以成為忘年之交。③ 這個青年作家由於才思敏捷,得到王老作家的激賞,兩人因此結為忘年之交。④ 他們年紀相差雖多,但因在一次研討會上相談甚歡,十分投契,所以結成忘年之交。⑤ 有一個忘年之交的朋友,不但不會因年齡相差而有所隔閡,反而可以互相交換不同世代的生活經驗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4:08: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