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後起之秀
释义
後起之秀
注音ㄏㄡˋ ㄑㄧˇ ㄓ ㄒㄧㄡˋ拼音hòu qǐ zhī xiù近義:青出於藍、後生可畏關聯:後來之秀、後進之秀、後來之雋、後起之勁、後起之英
【釋義】稱譽後輩中的優秀人物。#◎語本《晉書・卷七五・王湛列傳》。
【典源】▶ #《晉書・卷七五・王湛列傳》忱字元達。弱冠知名,與王恭、王珣俱流譽一時。歷位驃騎長史。嘗造其舅范甯,與張玄相遇,甯使與玄語。玄正坐斂衽,待其有發,忱竟不與言,玄失望便去。甯讓忱曰:「張玄,吳中之秀,何不與語?」忱笑曰:「張祖希欲相識,自可見詣。」謂曰:「卿風流雋望,真後來之秀。」忱曰:「不有此舅,焉有此甥!」既而甯使報玄,玄束帶造之,始為賓主。  ① 甯:范甯(西元339∼401),字武子,南陽順陽(今河南淅川東)人,東晉經學家。曾任豫章太守。推崇儒學,反對何晏、王弼等的玄學。所撰《春秋榖梁傳集解》十二卷,是今存最早的《榖梁傳》注解,收入《十三經注疏》中。② 風流雋望:指英俊傑出才智出眾的人物。雋,音ㄐㄩㄣˋ,今同俊。▶ 《晉書・卷四三・郭舒列傳》郭舒字稚行。幼請其母從師,歲餘便歸,粗識大義。鄉人少府范晷、宗人武陵太守郭景,咸稱舒當為後來之秀,終成國器。  ▶ 另可參考: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賞譽下》
【典故】王忱是東晉的才子,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很有文名,曾當過荊州刺史、建武將軍。他的舅父范甯是當時有名的學者,經常會有一些知名人士前來拜訪他。有一次王忱到范甯家中拜訪,正好有一個叫張玄的人也來拜訪范甯,張玄的學問淵博,也是當時一個有名望的學者。范甯認為他們兩人都是一時俊彥,想介紹他們認識,就請他們彼此交談。張玄覺得自己年紀稍長,就沒有先向王忱開口。結果王忱見張玄不願先開口,自己也不說話。兩人沈默地對坐了很久,最後張玄很失望地離去。范甯見到這種情形,便問王忱說︰「張玄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,你怎麼不跟他聊聊呢?」王忱回答道:「如果他真的想要認識我,可以先開口跟我說話啊!」范甯聽了,覺得王忱年紀雖輕,卻自視不凡,便稱讚他說:「你的才智抱負那麼高,真是後來之秀啊!」典源又見《晉書・卷四三・郭舒傳》。「後起之秀」在此處亦用來稱讚郭舒是年輕一輩中的優秀人物。後來「後起之秀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稱譽後輩中的優秀人物。
【書證】① 清・余懷《板橋雜記・卷中・麗品》:「崔科後起之秀,目未見前輩典型;然有一種天然韶令之致。」② 《發財祕訣・第一〇回》:「阿寶和他是在賭場上相識的,是做了買辦之後,想到他當案目的人,識的闊老必多,所以叫他來做式拉夫,去拉生意,因此那淡如也起來了。辦的事都是一帆風順。這些都是我輩後起之秀。」③ 清・盛大士《溪山臥游錄・卷三》:「及浪游南北,與鄉里闊疏,後起之秀,不乏其人。」④ 清・梁啟超《飲冰室文集・卷二三・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》:「或僅虛列一名,而不肯以身當實行之衝,徒以大任責諸後起之秀,致其事不見重於世。」
【用法】  稱譽後輩中的優秀人物。褒義。  用在「青年才俊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今年進公司的新人都是後起之秀,未來的發展一定不可限量。② 近幾年桌球界的這些後起之秀總是可以不斷締造佳績,令人感到欣慰。③ 他年未三十,畫風卻已深受國內外名家的讚賞,可說是近年來畫壇的後起之秀。④ 她近年頻頻在網路上發表文章,都深獲好評,算得上是國內創作人中的後起之秀。⑤ 近幾年來,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上的各項比賽,在不同的領域都培植了不少後起之秀。⑥ 看到林老師柔美的身段表現,一點都不輸給後起之秀,充分顯現了寶刀未老的實力。⑦ 想不到這次由新加入的後起之秀擔任投手,竟成功地制伏對方的打擊火力,讓我隊贏得勝利。⑧ 夏老師除了不斷從事戲曲表演活動外,還在教育事業上投注心力,培養啟發了不少後起之秀。⑨ 今天的演出可說是集合了國內精英,既有戲齡二十年的硬底子演員,又有近來頗被看好的後起之秀,優異的表演讓觀眾覺得值回票價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3:12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