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形影不離 | |||||||||
释义 | 形影不離㊣ 注音:ㄒㄧㄥˊ ㄧㄥˇ ㄅㄨˋ ㄌㄧˊ拼音:xíng yǐng bù lí近義:寸步不離、如影隨形、形影相隨反義:形單影隻、形影相弔關聯:形不離影、影不離形 【釋義】形容關係密切,不能分開。語本《呂氏春秋・孝行覽・首時》。後亦用「形影不離」形容關係親密,無時無處不在一起。△「如影隨形」、「形影相隨」 【典源】▶ 《呂氏春秋・孝行覽・首時》墨者有田鳩,欲見秦惠王,留秦三年而弗得見。客有言之於楚王者,往見楚王,楚王說之,與將軍之節以如秦,至,因見惠王。告人曰:「之秦之道,乃之楚乎?」固有近之而遠,遠之而近者。時亦然。有湯武①之賢而無桀紂②之時不成,有桀紂之時而無湯武之賢亦不成。聖人之見時③,若步之與影不可離④。故有道之士未遇時,隱匿分竄,勤以待時。時至,有從布衣而為天子者,有從千乘而得天下者,有從卑賤而佐三王者,有從匹夫而報萬乘者,故聖人之所貴,唯時也。注 ① 湯武:商湯與周武王。② 桀紂:夏桀與商紂的合稱。二人皆因無道,為商湯與周武王所滅。③ 見時:得時。「見」疑為「䙷」之訛字;「䙷」,古文「得」。④ 若步之與影不可離:若步行日中,影乃逐之,不可分離。 【典故】《呂氏春秋・孝行覽・首時》論述的重點是教人把握時機。時機不對,縱使有商湯和周武王的才德也無法成就功業;反之,處在夏桀和商紂暴虐無道的朝代而沒有商湯、周武王的才德,同樣也無法成就功業。聖人和時機不可分離,就像一個人在日光下步行,他的形體和影子不可分離一樣。後來「形影不離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人與人或與物、物與物的關係密切,不能分開。此外,清代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・卷二・濼陽消夏錄二》:「青縣農家少婦,性輕佻,隨其夫操作,形影不離,恒相對嬉笑,不避忌人。」則用「形影不離」形容二人關係親密,無時無處不在一起。 【書證】① 清・康有為《大同書・甲部・第五章》:「其既得聯婚,連枝比翼,情意既洽,歡愛無窮,形影不離,以為天長地久矣。」② 清・李伯元《南亭筆記・卷二》:「太守有女公子美而慧,太守極愛之。初蒞蘇任,女結一女友,極相得,形影不離。」③ 清・馮桂芬〈潘母張太夫人墓志銘〉:「公薨,哀毀盡禮,與汪夫人相慰藉,形影不離。」④ 清・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・卷二・濼陽消夏錄二》:「青縣農家少婦,性輕佻,隨其夫操作,形影不離,恒相對嬉笑,不避忌人。」 【用法】義 形容關係密切,無時無處不在一起。類 用在「隨時相伴」的表述上。例 ① 善惡報應,形影不離。② 他們整天形影不離,感情與日俱增。③ 這一對墜入愛河的情侶,如膠似漆,形影不離。④ 他們夫妻工作生活都在一起,形影不離,十分甜蜜。⑤ 他們兩人不論是家世、外貌都迥然不同,但卻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。 【辨似】同 「形影不離」及「如影隨形」都是用「形」和「影」之間的關係比喻密切而不分離。異 「形影不離」側重於強調雙方關係親密;「如影隨形」側重於強調一方緊隨一方,通常帶有因果關係。
|
||||||||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