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平易近人
释义
平易近人
注音ㄆㄧㄥˊ ㄧˋ ㄐㄧㄣˋ ㄖㄣˊ拼音píng yì jìn rén近義:和藹可親反義:盛氣凌人關聯:平易近民
【釋義】指政令平和簡易,貼近民意。語本《史記・卷三三・魯周公世家》。後用「平易近人」形容態度和藹親切,容易接近。亦用於形容詩文淺白易懂。
【典源】▶ 《史記・卷三三・魯周公世家》周公卒,子伯禽固已前受封,是為魯公。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,三年而後報政周公。周公曰:「何遲也?」伯禽曰:「變其俗,革其禮,喪三年然後除之,故遲。」太公亦封於齊,五月而報政周公。周公曰:「何疾也?」曰:「吾簡其君臣禮,從其俗為也。」及後聞伯禽報政遲,乃歎曰:「嗚呼,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!夫政不簡不易,民不有近;平易近民,民必歸之。」  ① 魯:國名,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。初由周武王分封給其弟周公旦,後因周公留輔天子而改封周公長子伯禽為魯侯。轄域包括今山東省滋陽縣、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,以曲阜為國都,後為楚國所滅。② 北面:古時臣子面向北方朝見天子,故以北面代替臣子的地位。③ 齊:國名,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。位於今山東省一帶。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,傳至戰國時,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。後為秦國所滅。
【典故】「平易近人」原作「平易近民」。據《史記・卷三三・魯周公世家》載,周公和姜太公都因為輔佐武王打敗商紂有功,分別受封於魯和齊。但是周公一直留在都城協助處理政事,就派他的兒子伯禽去管理。伯禽上任三年後才向周公回報政績,而姜太公上任五個月就回報他的政績。原來伯禽為了改革魯地的風俗和禮制,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;姜太公則是簡化君臣之禮,順應齊地風俗來治理。周公在聽到伯禽遲於回報的原因後,就曾嘆氣說:魯國將來會臣服於齊國,因為政令平和簡易,貼近民意,人民必定會來歸順。後來「平易近人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態度和藹親切,容易接近。亦用來形容詩文淺白易懂。
【書證】① 唐・白居易〈策林一・十二政化速成由不變禮不易俗〉:「故周公嘆曰:『夫平易近人,人必歸之。魯後代其北面事齊矣!』」② 《四庫總目提要・卷四・經部・易類四・周易參義》:「其詮釋經義,平易近人,言理而不涉虛無,言象而不涉附會。」③ 清・趙翼《甌北詩話・卷三・韓昌黎詩》:「凡昌黎與東野聯句,必字字爭勝,不肯稍讓;與他人聯句,則平易近人。」④ 清・趙翼《甌北詩話・卷六・陸放翁詩》:「此古體之工力,更深於近體也。或者以其平易近人,疑其少鍊。」⑤ 清・龔自珍〈雜詩〉一四首之一四:「欲為平易近人詩,下筆清深不自持。洗盡狂名消盡想,本無一字是吾師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形容態度和藹親切,容易接近。  用在「親切和善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老師十分平易近人,有問題直接向他反應即可。② 他雖然貴為院長,但秉性卻平易近人,一點架子也沒有。③ 他平易近人的作風,不但贏得部屬的愛戴,也獲得長官的信賴。④ 他地位雖高,但待人接物卻很平易近人,難怪大家對他又敬又愛。⑤ 有些偶象明星私底下非常平易近人,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那麼高高在上。▶   形容詩文淺白易懂。  用在「平實自然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典故經過老師譯解之後,讀起來平易近人,已無艱澀之感。② 白居易所寫的詩,不但風格清新婉麗,而且文字平易近人,老嫗都解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1:31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