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居心叵測
释义
居心叵測
注音ㄐㄩ ㄒㄧㄣ ㄆㄛˇ ㄘㄜˋ拼音jū xīn pǒ cè近義:心存不軌、心術不正、心懷鬼胎、包藏禍心、別有用心、為鬼為蜮、詭計多端、圖謀不軌反義:正大光明、光明磊落、胸懷坦蕩關聯:心懷叵測
【釋義】「居心」,存心、處心。語出《三國志・卷五九・吳書・吳主五子傳》;「叵測」,難以預料、不可測。語出《新唐書・卷二〇〇・儒學列傳下・尹愔》。後用「居心叵測」比喻心存險詐,難以預測。△「包藏禍心」、「別有用心」
【典源】㊤ 居心:▶ 《三國志・卷五九・吳書・吳主五子傳》評曰:「孫登居心所存,足為茂美之德慮、和並有好善之姿,規自砥礪,或短命早終,或不得其死,哀哉!霸以庶干適,奮不遵軌度,固取危亡之道也。然奮之誅夷,橫遇飛禍矣。」  ① 孫登:西元209∼241,三國吳人,孫權之長子,有才德。權為吳主時,立為皇太子,但早卒,諡宣太子。② 居心所存:存心所在。③ 茂美之德:盛美的德行。㊦ 叵測:▶ 《新唐書・卷二〇〇・儒學列傳下・尹愔》尹愔,秦州天水人。父思貞,字季弱。明《春秋》,擢高第。嘗受學於國子博士王道珪,稱之曰:「吾門人多矣,尹子叵測也。」以親喪哀毀。除喪,不仕。左右史張說、尹元凱薦為國子大成,每釋奠,講辨三教,聽者皆得所未聞。遷四門助教,撰《諸經義樞》、《續史記》皆未就。夢天官、麟臺交辟,寤而會親族敘訣,二日卒,年四十。  ① 國子博士:職官名。在國家最高學府裡講學的教授。② 叵測:難以預料、不可測。叵,音ㄆㄛˇ,不可。
【典故】「居心叵測」係由「居心」及「叵測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居心」見於《三國志・卷五九・吳書・吳主五子傳》。三國時的孫登是吳主孫權的長子,年少時便顯露才德。貴為太子的他,為人十分親和,對待部屬像對待朋友一般,出外狩獵時盡可能的不擾民,不踐踏農人作物。另外,他事母至孝,親生母親贈予的衣物,必定沐浴後才恭敬地穿上。但可惜在他三十三歲那年,就因病過世了。晉朝陳壽替孫登立傳,並評論說:「孫登居心所存,足為茂美之德。」也就是說從孫登這個人的存心,就知他足以發揮出盛美的德行。「叵測」則見於《新唐書・卷二〇〇・儒學列傳下・尹愔》。唐朝人尹愔天資聰敏,他的老師王道珪曾經說:「我這麼多學生裡,就尹生的反應最難預料。」尹愔的父母過世後,他因為過份哀痛而不願為官,後來被推薦到國子監講學,每講論儒、佛、道三教的學說,都是聽者前所未聞的。可惜他四十歲就死了。「叵測」一語,即見於王道珪所說的「尹子叵測也」。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「居心叵測」,轉而帶有貶義,用來比喻心存險詐,難以預測。
【書證】① 清・薛福成〈代李伯相三答朝鮮國相李裕元書〉:「近察日本行事乖謬,居心叵測,亟宜中為之防。」② 清・林則徐《林文忠公政書・使粵奏稿・卷六・會奏英國躉船奸夷現已驅逐並飭取切結情形摺》:「且其居心叵測,反覆靡常。即如近日雖已具稟求誠,而尚有華倫兵船一隻,來自夷埠,名為護貨,實亦不可不防。」③ 《清史稿・卷二二〇・諸王列傳・理密親王允礽》:「乾隆四年十月,高宗諭責弘晳自視為東宮嫡子,居心叵測,削爵。」④ 清・洪楝園《懸嶴猿傳奇・第四齣》:「多是這一個狗才,設計騙將出來,以為自己富貴之地,是以吾閣部為奇貨,居心叵測,天理不容!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心存險詐,難以預測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狡猾詭詐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巧言令色,居心叵測,絕不是一個好人。② 他突然向你求饒,可別高興過早,我看他是居心叵測。③ 對方突然發動笑臉攻勢,居心叵測,我們得小心提防。④ 今天他竟然說出這種沒良心的話,證明他確實居心叵測。⑤ 他突然大量買進這家公司的股票,居心叵測,莫非想奪取經營權?
【辨似】  叵,音ㄆㄛˇ,不可的意思。不宜讀作ㄐㄩˋ,寫作「巨」;也不宜讀作ㄏㄨㄟˊ,寫作「回」。  「居心叵測」及「別有用心」都有另有企圖的意思。  「居心叵測」側重於另有難以揣測的險惡存心,為貶義;「別有用心」側重於另有不為人知的打算,為中性義。
居心叵測別有用心辨似例句
他巧言令色,~,絕不是一個好人。
雖不知他真正在打什麼主意,但他說這話一定~。
  「居心叵測」及「包藏禍心」都有心存奸險的意思。  「居心叵測」側重於意圖難測;「包藏禍心」側重於形容將陰險的企圖隱藏起來,不使顯露。
居心叵測包藏禍心辨似例句
對方突然發動笑臉攻勢,~,我們得小心提防。
像我們這種小廠,不依靠大公司活不了;依靠了,又怕對方~,把你吃掉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2:58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