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少不更事
释义
少不更事
注音ㄕㄠˋ ㄅㄨˋ ㄍㄥ ㄕˋ拼音shào bù gēng shì近義:羽毛未豐、初出茅廬、乳臭未乾反義:少年老成、老成持重、老於世故關聯:少不經事
【釋義】更事,經歷世事。「少不更事」指年紀輕,經歷世事少,欠缺經驗。語本《晉書・卷六九・周顗列傳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晉書・卷六九・周顗列傳》及王敦構逆,溫嶠謂顗曰:「大將軍此舉似有所在,當無濫邪?」顗曰:「君少年未更事。人主自非堯、舜,何能無失,人臣豈可得舉兵以脅主!共相推戴,未能數年,一旦如此,豈云非亂乎!處仲剛愎強忍,狼抗無上,其意寧有限邪!」既而王師敗績,顗奉詔詣敦,敦曰:「伯仁,卿負我!」顗曰:「公戎車犯順,下官親率六軍,不能其事,使王旅奔敗,以此負公。」敦憚其辭正,不知所答。……俄而與戴若思俱被收,路經太廟,顗大言曰:「天地先帝之靈:賊臣王敦傾覆社稷,枉殺忠臣,陵虐天下,神祇有靈,當速殺敦,無令縱毒,以傾王室。」語未終,收人以戟傷其口,血流至踵,顏色不變,容止自若,觀者皆為流涕。遂於石頭南門外石上害之,時年五十四。  ① 堯、舜:唐堯與虞舜的合稱,二人均為古代的聖君。② 脅:以威力逼迫。
【典故】西晉末年,外族入侵,懷、愍(ㄇㄧㄣˇ)兩帝先後被俘。司馬睿(ㄖㄨㄟˋ)在王氏家族的支持下即位於建業(地約當今江蘇省江寧縣南),為晉元帝,建立東晉政權。王氏家族因擁主有功,王導被任命為宰相,其族兄王敦亦受封為大將軍。後來,司馬睿病死,王敦乘機起兵篡奪政權。據《晉書・卷六九・周顗列傳》載,當時朝中的一位大臣溫嶠(ㄐㄧㄠˋ)為王敦辯解說:「王大將軍會這樣做一定是有原因的。」周顗(ㄧˇ)則回答:「君少年未更事(你年紀輕,閱歷不足)。要知道不是所有君王都能如堯舜般聖明,即使犯錯也是在所難免,為人臣者豈能因此就犯上作亂!」後來王敦雖然叛變失敗,但仍握有權勢,耿直的周顗開罪了他,於是被捕。在被押解赴刑場途中,經過帝王祖廟,周顗破口大罵說:「王敦這個奸臣使國家傾危,生民塗炭,希望上天顯靈,讓他早點遭到報應!」話還沒說完,衙役便用戟(ㄐㄧˇ)搗得他滿口是血,但周顗並未顯露畏懼之色,仍從容自若地受刑。「君少年未更事」一語,後來濃縮成「少不更事」,用來形容年紀輕,閱歷淺薄。而「更事」一詞在晉朝之前已見於文獻。據《三國志・卷一・魏書・武帝紀》記載,曹操曾對人說:「吾預知當爾,非聖也,但更事多耳。」意為:我能預知事情的發展,並不是因為我超凡入聖,不過是經歷世事豐富而已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・卷一》:「言少不更事之人,無所涵養,而驟膺拔擢,以當重任,力綿才腐,凜凜危亡,而曾不知畏也。」② 明・張鳳翼《竊符記・第四折》:「趙國有馬伏君趙奢之子趙括,志大才庸,少不更事,趙王信用非常。」③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一二回》:「然而這事,卻是都由你少不更事而起。」④ 《聊齋志異・卷七・青娥》:「母謂:『汝夫婦少不更事。明日大哥來,吾無慮矣。』」⑤ 《螢窗異草・青眉》:「女以竺少不更事,前因多貲,致蕩其心,遂不復設肆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年紀輕,經歷世事少,欠缺經驗。  用在「年幼無知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自謙少不更事,其實做事很成熟穩重。② 會惹出這些麻煩,都是因為他少不更事。③ 不要怪他少不更事,將來他會變得成熟的。④ 由於他少不更事,過去總是給自己的父母惹來許多麻煩。⑤ 孩子們少不更事,惹了不少麻煩,希望老師能多加開導。⑥ 我不放心把這麼重要的事,交代給幾個少不更事的人去辦。⑦ 青少年雖是少不更事,但想法亦有可取之處,我們應予以尊重。⑧ 新鮮人初入社會,少不更事,求職時很容易上當受騙,要十分小心。⑨ 當年他還是個少不更事的學生,經過這幾年的工作歷練,如今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主管了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50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