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小杖則受,大杖則走 |
释义 | 小杖則受,大杖則走㊣ 注音:ㄒㄧㄠˇ ㄓㄤˋ ㄗㄜˊ ㄕㄡˋ ㄉㄚˋ ㄓㄤˋ ㄗㄜˊ ㄗㄡˇ拼音:xiǎo zhàng zé shòu dà zhàng zé zǒu 【釋義】語本孔子家語・卷四・六本:「小棰則待過,大杖則逃走。」舊時認為子女受到父母懲罰時,輕打就忍受過去,重打就逃走,以免受傷而陷父母於不義,這是為人子女的孝順態度。隋唐演義・第九十四回:「古人有云:『小杖則受,大杖則走。』此不過謂一家父子之間,教訓督責,當父母盛怒之時,以大杖加來,或受重傷,反使父母懊悔不安,且貽父母以不慈之名,不若暫行逃避,所以說大杖則走。」亦作「大杖則走,小杖則受」、「小受大走」。 【備註】附 修訂本參考資料號 FL00000017196 小杖則受,大杖則走 【備註】頻 1書 中國成語大辭典號 FL00000060259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