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黃鐘毀棄
释义
黃鐘毀棄
注音ㄏㄨㄤˊ ㄓㄨㄥ ㄏㄨㄟˇ ㄑㄧˋ拼音huáng zhōng huǐ qì近義:浮雲蔽日關聯:黃鐘長棄
【釋義】黃鐘,樂器名。器大聲宏,具有校正音律之效。「黃鐘毀棄」指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,比喻賢才不被重用。語出戰國楚・屈原〈卜居〉。△「瓦釜雷鳴」、「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」
【典源】▶ 戰國楚・屈原〈卜居〉(據《楚辭・卷六》引)世溷濁而不清,蟬翼為重,千鈞為輕;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;讒人高張,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,誰知吾之兼貞?  ① 溷濁:汙濁。溷,音ㄏㄨㄣˋ② 蟬翼:蟬的翅膀。常用以比喻極輕極薄之物。③ 千鈞:形容非常重。鈞,古時秤量的單位,一鈞等於三十斤。④ 黃鐘:樂器名。器大聲宏,具有校正音律之效。⑤ 瓦釜雷鳴:比喻平庸無才德的人卻居於顯赫的高位。見「瓦釜雷鳴」⑥ 讒人:以言語毀善害能的人。⑦ 無名:沒有名聲。
【典故】戰國楚臣屈原受讒言毀謗,懷王時,放逐漢北,楚頃襄王時雖召回重用,旋又遭讒,流放江南,於是作〈九歌〉、〈卜居〉等篇,以明己志。〈卜居〉這篇是寫他一直得不到召見,理想和現實的相互矛盾,心裡感到迷惑,於是去見太卜,想借由占卜結果來解開心中的迷惑。文中屈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,覺得世間汙濁不清,輕薄的蟬翼被認為是重的,千鈞卻是輕的,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,才質如瓦釜卻發出如雷巨響,直似妖怪作聲,庸人在職;善於毀謗別人的人位居高位,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。屈原以「黃鐘」比喻賢士,「瓦釜」比喻讒人,感嘆小人得志,世間沒人了解他的廉潔堅貞。後來「黃鐘毀棄」用來比喻賢才不被重用。
【書證】① 戰國楚・屈原〈卜居〉「世溷濁而不清,蟬翼為重,千鈞為輕,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;讒人高張,賢士無名。」(源)② 唐・梁肅〈唐左補闕李翰前集序〉:「嘻!昔君子賢人,運與事并得,信其志者寡矣。其餘屬雅道喪缺,黃鐘毀棄,若孟子轗蚵,士安多病,亦何可勝論!惟斯文足以振當世,餘烈足以遺後嗣,此之謂不朽。」③ 宋・胡次焱〈嗟乎賦〉:「嗟乎!貴魚目賤珠璣,蓻馬蘭芟江蕹。逐鸞鳳于空谷,畜鶩鵝于庭墀。斥騏驥為緩步,謂駑駘為善馳。瑚璉擯遠兮,登甂甌于清廟;黃鐘毀棄兮,挾秦箏以彈之。」④ 清・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・卷下》:「噫!鼠輩鴟張,其若是哉!黃鐘毀棄,瓦缶雷鳴,蠢茲么麼,毒害乃爾!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賢才不被重用。  用在「用人不當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明朝末年,黃鐘毀棄,小人當道,亡國是必然的結果。② 你這種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的用人作法,員工哪能心服呢?③ 在這同行競爭激烈的當頭,用人最為要緊,如果黃鐘毀棄,後果將不堪設想。④ 正是因為今日是個黃鐘毀棄、瓦釜雷鳴的時代,我們才要發出正義之聲來振聾發聵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3:33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