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魯魚亥豕
释义
魯魚亥豕
注音ㄌㄨˇ ㄩˊ ㄏㄞˋ ㄕˇ拼音lǔ yú hài shǐ近義:三豕涉河、烏焉亥豕關聯:亥豕魚魯、亥豕魯魚、帝虎魯魚、亥豕帝虎、魯魚帝虎
【釋義】「魯魚」,把「魯」字誤寫成「魚」字。語本《抱朴子・內篇・遐覽》。「亥豕」,把「亥」字誤寫成「豕」字。語本《呂氏春秋・慎行論・察傳》。「魯魚亥豕」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。△「三豕涉河」
【典源】㊤ 魯魚:▶ 《抱朴子・內篇・遐覽》抱朴子曰:「鄭君言符出於老君,皆天文也。老君能通於神明,符皆神明所授。今人用之少驗者,由於出來歷久,傳寫之多誤故也。又信心不篤,施用之亦不行。又譬之於書字,則符誤者,不但無益,將能有害也。書字人知之,猶尚寫之多誤,故諺曰:『書三寫,魚成魯,虛成虎。』此之謂也。」㊦ 亥豕:▶ 《呂氏春秋・慎行論・察傳》子夏之晉,過衛。有讀史記者曰:「晉師三豕涉河。」子夏曰:「非也,是『己亥』也。夫『己』與『三』相近,『豕』與『亥』相似。」至於晉而問之,則曰:「晉師己亥涉河也」。辭多類非而是,多類是而非,是非之經,不可不分,此聖人之所慎也。然則何以慎?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,則得之矣。  ① 子夏:卜商(西元前507∼前400),字子夏,春秋時衛國人,為孔子弟子。擅長文學、孔門詩學,由子夏六傳而至荀卿,荀卿授浮丘伯,為魯詩之祖,復授毛亨,為《毛詩》之祖。又《春秋》公、穀二傳,皆傳自子夏。孔子歿後,子夏講學於西河,魏文侯師事之。② 史記:古時史書的通稱。③ 師:軍隊。
【典故】「魯魚亥豕」係由「魯魚」及「亥豕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魯」和「魚」、「亥」和「豕」的古字皆因為形似,所以容易在傳抄或刊刻的過程中造成訛誤。《抱朴子・內篇・遐覽》就記載古時的一個諺語:「書三寫,魚成魯,虛成虎。」意思就是說同一篇文章因不斷的傳抄,字形很相近的字,就很容易發生錯誤。如「魚」很容易會錯寫成「魯」,「虛」很容易會錯寫成「虎」。另外根據《呂氏春秋・慎行論・察傳》的記載:子夏有一次到晉國,經過衛國時,聽到有人在讀記載歷史的書,其中有一句是:「晉師三豕涉河」,他聽了就說:「應該不是『三豕涉河』,而是『己亥涉河』吧!」到了晉國一查,果然是「晉師己亥涉河」,是說晉國軍隊在己亥那一天渡過黃河。因為「己亥」和「三豕」的古文字形很相近,所以才會造成這個錯誤。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「魯魚亥豕」,用來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。
【書證】① 元・黃溍《日損齋筆記・辯史》:「濬當讀為迅,則又因裴駰訓徇為疾,而以迅為疾,義相近而言也,去古既遠,經史中魯魚亥豕,若此者不一,學者必欲以意強通之,豈闕疑之義乎?」② 明・李開先〈賀谷少岱喪目重明序〉:「字無魯魚亥豕之訛,由此而享文名;術窮熊經鴻寶之祕,由此而登仙籙。」③ 《紅樓夢・第一二〇回》:「既是假語村言,但無魯魚亥豕以及背謬矛之處,樂得與二三同志,酒餘飯飽,雨夕燈窗之下,同消寂寞,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題傳世。」
【用法】  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。  用在「傳抄訛誤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現今媒體追求快速報導的結果,往往致使魯魚亥豕的錯誤層出不窮。② 中國文字頗多筆畫近似,因而在書寫上經常造成魯魚亥豕的訛誤。③ 這部書急著出版上市,校對的品質並不精審,魯魚亥豕的情況為數不少。④ 中國的典籍浩如煙海,其中難免偽訛衍脫、附會誤傳,以致魯魚亥豕,所在多有。⑤ 古代文獻學家對古籍所出現魯魚亥豕的錯誤進行逐字校勘,目的無非在盡量恢復古書原貌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1:15:08